丰田过去几年的年均研发费用几乎都保持在比亚迪同年的九倍左右,但是具体的技术原理先进程度(比亚迪电混>丰田油混),和即将/已经量产的技术中,比亚迪各项指标都是领先于丰田的,在实测中也应证了这个现象。
比亚迪自主研发了电混专用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热效率43%世界第一,被多名专业人士分析和用实际车型现实测试过后,结论是热效率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小,丰田七百亿的研发费用并没有研发出同等级的发动机。
2019年比亚迪研发费用80亿元,丰田研发费用700亿元。但以此来说比亚迪在赶超丰田,还是太早了。
有必要说一下,丰田依然是传统车厂的老大,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可靠性,品牌等多方面远超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赛道的坚持者,迎合了国家的新能源战略,获得了不少关注,有机会缩短与丰田的差距,但是在整车销量,营业利润,新技术成果还是有不少差距。
丰田,作为传统的整车厂,确实在电动化转型上动作迟缓,在智能驾驶和座舱方向有些偏保守,未能针对中国人的消费需求来进行研究设计,这点给了国内车企赶超的机会,但如果认为我们比亚迪此时就已经比丰田强,那将是浮夸风起误自己!
研究费用是人力成本和设施成本的结合。
丰田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多的研发中心,比亚迪的主场在国内,海外研究中心偏重客车,绝对数量和投入规模上都小得多;人口红利是伴随中国崛起绕不开的话题,这个不仅是适龄者的数量,还包括薪酬要求和业务素质,比亚迪相对丰田来说人力成本更有优势;大部分人印象里的丰田就是凯美瑞汉兰达,实际丰田几乎涉及全尺寸车型,从A0到大客,从皮卡到跑车,更多的研发项目带来的依然是更多的投入。
丰田的家底远比展现出来的厚实,DMi在近期虽有着更高的曝光度,但要知道丰田的混动专利申请于1997年,在氢动力和固态电池方面也早有布局。
科技树顶端的企业会倾向于保守地慢慢挤牙膏,比起引起市场轰动,保持现有盈利状态和技术成熟后正常迭代更新是更稳妥的选择,作为追赶者和挑战者,比亚迪目前的表现令人深受鼓舞,但说新技术超越丰田为时尚早。
丰田投在固态电池,FCV,自动驾驶,Vehicle OS,Woven City和Maas等等领域的钱转化出来的成果只是你没有了解也不愿意了解罢了。
丰田19-20财务年报显示营收将近30万亿,而比亚迪仍然停留在千亿级别,或许小钱办大事,后来者居上是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演的常见戏码,但我们仍然需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踏实奋进。
最近很火爆的比亚迪DM-i系列车型上市,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