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水,就看到了亲人”

“看到了水,就看到了亲人”

阅读提示

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非一朝一夕之功,移风易俗不仅需要政府有更多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推动,也需要市场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在看似“从简”的生态葬中让逝者家属体会到另一种形式的“厚葬”。

4月1日早上8点,69岁的王小中和妹妹坐上公交车,去往北京长青生命纪念园。她随身携带着一个绿色小本本——北京市骨灰撒海纪念证。上面记录着她母亲闫秀中的骨灰撒海时间:2004年4月24日。还有撒海地点:天津渤海湾1号海区东经117度58分40秒,北纬38度52分。

“我父亲是上世纪80年代去世的,在后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坟地没了,所以我母亲去世前就说将来骨灰可以撒海。我们尊重她的意愿,也觉得这是好归宿,不过真到撒完的那一刻,还是觉得空落落的。”王小中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以前扫墓要去天津,自从长青园为海撒者建纪念碑,就每年到这儿来祭扫了。

当天上午,以“魂归大海·自然本真,清明春祠·慎思追远”为主题的2021年北京市节地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在长青园举行。“希望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和推动生态殡葬建设。”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表示。

跟随父母的选择

巍峨高耸的生态葬纪念碑,象征生命生生不息。神情肃穆的人们,列队绕行纪念碑一周并敬献鲜花,缅怀逝者,致敬生命。纪念湖边,礼祭人员身着传统服饰,手持杨柳新枝,将寄托思念的花瓣轻轻撒入湖中。

整个生态葬公祭活动庄严肃穆,又不失温情。据了解,每年清明期间北京市都要举办“节地生态葬公祭活动”,旨在纪念节地生态安葬逝者,倡导绿色殡葬新风。

节地生态安葬,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骨灰海葬和骨灰自然葬。

北京市于1994年开始骨灰海葬活动,是全国最早开展此项活动的省份之一。2009年北京市率先制定《骨灰撒海服务规范》,将标准化引入海葬服务。2015年骨灰海葬工作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成为殡葬服务行业第一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骨灰海葬工作已形成以“十免费”“四便利”“两公祭”为主要特点的北京模式,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长青园内有一面纪念墙,自从1994年组织海葬以来,所有海葬者的名字都写在这面墙上。头发花白的张胜利带着4个弟妹在寻找父亲和母亲的名字。

“我父亲是1994年第一批参加的海葬,当时我母亲说了,不用买墓地,海撒就行了,周总理都是海撒的。”张胜利告诉记者,父母都是老党员,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2001年,母亲去世后,也选择了海葬。

当记者问及对海葬这种方式的看法时,张胜利毫不犹豫地说:“将来我们都想跟随父母的选择。”

崇尚回归自然

在纪念碑附近,立着块电子屏。杨翠雯点开“骨灰海葬”,输入母亲的名字,然后点击“祭拜”二字,屏幕上呈现出母亲的墓碑,然后在屏幕上选择鲜花、水果等祭拜物品,完成了一次电子祭拜。“前年来的时候还要输入去世日期,现在只要输入姓名就可以了,电子祭拜越来越方便了。”她说。

杨翠雯看上去30多岁的样子,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电子祭拜这样的方式。“海葬是按照母亲的心愿为环保做了一点贡献,今后这种更环保的方式应该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而在网络时代,电子祭拜也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以后也许在手机上就可以实现远程祭拜了。”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组织实施584次骨灰海葬活动,播撒骨灰25068份,服务家属79426人次。仅2019年就组织骨灰海葬活动73次,播撒骨灰3205份。去年受疫情影响,骨灰海葬活动暂停,根据安排,今年清明后将有序恢复。

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骨灰自然葬则是又一种节地生态安葬形式。该种葬式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将骨灰安葬于景观生态葬区,并以植树、植花、植草等方式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地表不设标志物,且不保留骨灰,崇尚回归自然,提倡精神传承。

2017年至今,共有3800余位逝者长眠于长青生命纪念园“彼岸”花园之中,单份骨灰平均占地仅0.11平方米,远远低于专用墓穴的占地面积。

有庄严也有温情

“逝有所安”是人民群众的刚需,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这两项既生态、又惠民的“零收费”服务项目正是相关部门在殡葬领域“想民之所想”的体现。

早在2010年,北京市民政局就在市属殡葬单位中实施了“零百千万”惠民工程,即“骨灰海葬零付费、百元能买骨灰盒、千元温情送逝者、万元骨灰久安置”,初步形成了殡葬服务兜底机制,并在公益性公墓——长青园为海撒者建纪念碑和纪念湖,方便家属祭扫追思。此后,骨灰海葬数量大幅增长。

2015年开始,北京市民政局先后制定《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关于健全本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管理办法》,通过财政全额补贴的方式免费为本市户籍亡故居民提供骨灰海葬和骨灰自然葬服务。

2017年,北京市民政局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本市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补贴办法的通知》,为选择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的本市户籍亡故居民减免遗体接运、遗体冷藏、遗体整容、遗体告别、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6项基本殡仪服务收费,免费殡葬服务不断向两端延伸,惠民政策覆盖“殡、葬、祭”三大环节,首都殡葬公益服务体系全面升级,殡葬改革步伐全面提速。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区都要求每个墓园必须配备生态葬区,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生态葬面积已占到公墓面积的20%以上。

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韩磊介绍,随着殡葬惠民政策的落地实施,以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为代表的节地生态葬正在成为北京市骨灰安葬的主流。

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非一朝一夕之功,移风易俗不仅需要政府有更多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推动,也需要市场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在看似“从简”的生态葬中让逝者家属体会到另一种形式的“厚葬”:既有庄严感和仪式感,又不失温馨和温情,还能营造让生命回归自然的意境。

在长青园的纪念湖旁,前来祭拜母亲的张荷说:“海葬是回归自然的一种方式,挺好的。我们只要看到了水,就像看到了亲人。”

蒋菡

来源:工人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42 字。

转载请注明: “看到了水,就看到了亲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