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飘着家乡味 美国华人迎春节延续家乡传统

中国侨网1月10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对“农历新年”的介绍是,对于世界各地的华人来说,农历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最喜庆的节日。在这个时期,远在外地的亲人都要回家团聚,欢喜迎接新年的到来。他们可能因地而异,因村而异,甚至因家庭而异,但仍有许多习俗得以遵守。

约有10万名温州移民居住在美国纽约,是纽约华人社区中较大的一个华人群体。美东温州同乡会会长吴洪光说,美国的温州人过春节和家乡差不多,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如吃年夜饭、请财神,给小孩发压岁钱等。“大年初一,温州移民经营的蔬果超市和商店都要关门,员工放假过年。”在春节期间,孩子要穿红衣服。若是孩子长大不愿意穿红衣服,也不能穿白衣服,“这是共识”。

东北人 初一饺子初二面

来自东北辽宁的阿勇说,过春节的习惯对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他有两个孩子,老大在中国出生,老二在美国出生。四年前,他带着美国出生的孩子回中国看望家里的老人。“四年没有回国,我一到节日就想家。”他说,文化传承不仅包括学习中华古代经典,如四书五经等,而且还应该包括遵守节日习俗。“习俗可以让人们养成习惯,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每到春节前,他都要购买年货。他说,过去在家乡,他家都要贴春联,但是在美国就不在屋外贴了。“我们只是在屋内贴小对子以及红福字。”总之,过年要有过年的气氛。住在纽约市皇后区的他表示,这里华人居民众多,中国商品丰富,购买年货非常方便。

他说,从中国到美国,他都保持着家乡的习惯,春节时吃年夜饭。过去在中国时,年夜饭是一年一次,都是要吃好的,鸡鸭鱼肉都要齐备,因此要准备很长时间。但是,现在每天吃得像过年,准备起来不太费事。同时,他还要购买鲜花和水果,遵守家乡过春节的习惯,“要成双成对”。“若是购买水果,买那些带有吉祥包装的水果。”

过去在家乡,一到春节,人人都要穿新衣服。他说,他们家仍然保持这个习惯,但是只有内衣和袜子要穿新的,外衣就不讲究了,穿旧的外衣也行。“这样,我们在春节前要准备好。”

他说,他的家乡靠海,过春节要吃海货,现在居住的纽约也靠近海边,采购起来很方便。他的家乡有句顺口溜,就是“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这就是说,大年初一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要包一分钱。“谁要吃到钱,代表今年有好运。”现在,他们家也保持这个习惯。

南方人 春节汤圆不可少

纽约华人张女士说,她是西南人,而先生是北方人。“我们家春节要吃汤圆,而先生的家乡春节要吃饺子。”她说,她的父母在纽约帮她带孩子,住了十几年,因此购买年货都是她的父母操办,“家里春节还是按照南方的习惯来过”。她说,由于纽约市法拉盛的华人越来越多,现已成为纽约市最大的唐人街,因此想买的年货应有尽有。例如,他们春节吃的汤圆,就有各地不同的汤圆可选择。

她说,由于父母年龄大了,两年前就离开纽约,回到家乡养老。于是,她的家里现在由先生决定春节吃什么,因此全家都跟着先生过北方的春节。“现在,我们春节吃饺子,孩子们反而不习惯,问为什么春节不吃汤圆了。”

温州人 礼尚往来重感情

吴洪光说,按照温州当地的习俗,人们在大年初一至初五不能买东西,因此都要在初一前把年货买好。春节前,温州移民家家都要准备过年货。“糯米年糕是必须的。”他说,过去都是自己做年糕。现在,经济条件好了,都是去超市买。“我们的年糕要做成金元宝的形状,放在米汤上面,用来迎财神。”

吴洪光说,春节期间,温州人还要走亲戚。“我们的亲戚多在纽约,因此许多人都要走亲戚。”他透露,温州人走亲戚要带礼物,而且礼都很大。礼物包括两瓶酒、海参、红包等,还有其他有点意义的东西,如冬菇、红枣等。

他说,温州人讲究有来有往。“你送过去了,他们还要回礼。”他举例说,在家乡,拜年的人挑着礼物去给丈母娘拜年,丈母娘一般只要一半,让把另外一半再挑回来。在纽约,丈母娘也是只收一部分红包,另外一部分要带回来。如果是其他长辈,“你初五前去拜年,长辈初五以后还要回访”。这样,他们会把礼物送回来。他说,礼物送来送去,其实是联系了亲戚之间的感情。

纽约市法拉盛昌发超市天景(Skyview)分店的老史负责参茸的进货和销售。熟悉情况的他表示,来自不同地方的华人送礼习惯也不一样。他说,温州人的礼物最讲究,“把家乡的习惯带到美国”。他们要送四大样,包括鲍鱼、干贝、红酒、黄金梨(韩国产)。

广东人 年年有余好采头

老史说,广东人送的礼物要包含祝福的意义,如蚝豉、鱼肚、鲍鱼。蚝豉与发菜炒在一起,寓意“发财”。鱼肚和鲍鱼表示“年年有余”。作为上海人,他对上海人的送礼习惯比较了解。他说,上海人比较实惠,送的礼物不太贵重,如鸡精、燕窝和两瓶酒就行了。而北方人没有那么讲究,送的礼物不多,形式不拘,价格不贵,但是大家过年要在一起热闹热闹。

张女士说,最不能适应的是春节拜年。“父亲家是大家族,他有兄弟姐妹七人,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很多,春节期间很热闹。”但是,她在美国只有堂妹一个亲戚,而且还在中部,多年都不见面。

她说,她和堂妹曾经计划定期聚一聚,让孩子们之间创建联系,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一直不退,她们只能无限期推迟这个计划。“国内的亲戚说,姐妹俩都在美国,想见面应该很容易。”其实,大家都忙,平时根本没有时间见面。“我们在春节期间只是打个电话,没有一点春节气氛。”

发红包 钱多钱少有讲究

阿勇坚持每年给孩子发红包。他说,过去,北方人过春节都是要给孩子压岁钱,那时的压岁钱都很小,“只有五毛钱”。那时对压岁钱的概念是,压岁钱可以辟邪,期望孩子能够平安长大。

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质越来越丰富,红包的数额也越来越大,离开了压岁钱的本意。按照家乡的习惯,给未成年的孩子发红包,但孩子有了工作就不发红包。现在,他的大孩子已经工作,老二在上高中。“我还是两个都给,图个热闹。”

红包里装多少钱也有讲究。他说,他每年春节给孩子各送一个红包,一个红包里有200元。如果见到亲戚的孩子,也要给个红包,每个红包里100元。而送给朋友孩子的红包里是20元。

吴洪光说,温州人发压岁钱更为讲究,春节前把压岁钱放进红包里,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孩子初五以后就能用了。小孩每人发50元,大孩子每人100元。“如果孩子已经结婚,父母就不给红包了。”

他说,送给不同的人,红包里的钱也不同。如果去看父母、岳父母等长辈,红包里要有1000元。若是叔伯娘舅等亲戚,红包里是500元。给侄子、外甥的红包要有100元。如果是朋友的孩子,20元的红包就行了。他说,这只是普通温州人的水平。“温州籍的大老板多,他们送多少,我不知道。”

迎春宴 同乡席开逾百桌

吴洪光说,温州同乡会每年都组织迎春晚会,地点选在法拉盛地铁口的君豪酒店,因为场地比较大。2019年,迎春晚会共开108桌。“按照每桌10人计算,共有1000多人参加。”他说,2021年春节,因为疫情的关系,迎春晚会取消。“我们已经计划了,但无法举行,酒店退了定金。”

他说,温州同乡会2022年迎春晚会定时间地点已定,同乡会对出席者的要求是,每人都要提供注射两次新冠肺炎疫苗的记录。“如果出席者在80岁以上,不仅不出钱,还可以领到同乡会的红包。”

他说,中国的亲人在大年三十晚上要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在夜间12点结束,于是亲戚就开始打电话拜年。”美东与中国相差13个小时。中国那边打电话拜年,正是纽约这边的下午1点钟。“由于打电话的人多,电话常常打不通。”(韩杰)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98 字。

转载请注明: 异乡飘着家乡味 美国华人迎春节延续家乡传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