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抗疫”等成为港澳代表委员关注热点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陈舒、周文其、苏万明)前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港澳代表委员,3日陆续抵达北京。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如何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香港抗击疫情等,成为港澳代表委员普遍关注的热点。

“大湾区建设”“抗疫”等成为港澳代表委员关注热点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受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来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港区代表委员人数虽较往年有所减少,但建议、提案质量成色不减。“此次来京参与两会很不容易,我们倍加珍惜。我们民建联这次带来20多份建议和提案,其中超过一半与大湾区相关。”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告诉记者,如何进一步提升港人在大湾区工作生活的便利性、如何帮助香港专业人士更好在大湾区内执业等内容,都将在其中有所体现。

  去年,中央出台《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港澳社会高度关注。不少受访的港澳代表委员表示,两个方案推动粤港澳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携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的活力。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青年学生动力基金会召集人吴杰庄长期关注粤港澳青年交流和粤港科创合作,其位于前海的孵化器已成功孵化100多家科创企业,其中大多为港青创业企业。

  此次出席全国两会,他带来了7份与此相关的提案,其中一份涉及在“深港河套、珠海横琴及广州南沙等创新合作区设立‘产品健康码’科研基地”。吴杰庄说,希望能以此为试点,将大湾区打造成为新型的数字化转口贸易区,为大湾区科创的腾飞提供更多动力。

“大湾区建设”“抗疫”等成为港澳代表委员关注热点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施家伦(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梁建华 摄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施家伦说,“横琴方案”所设立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对澳门空间制约和发展现状具有高度针对性,希望澳门能用好这一新机制,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系。此次与会,他将就加快粤澳“软联通”,落地更多澳门多元产业发展和融入内地市场所需的配套政策等内容提出建议。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澳代表委员还就金融创新、人才引进、完善配套法律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提案,期望谋划更多“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的优质项目,创造更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湾区。

  香港特区政府去年提出的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成为香港各界关注热点。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如今,有香港国安法保驾护航,香港选举制度已得到完善,香港进入由治及兴的新局面。北部都会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口岸密集、产业多元,香港应以北部都会区为基点,打造与内地深度融合的平台,向南联合香港南部都会区,向北携手深圳等大湾区其他城市,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香港疫情严峻,不少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聚焦于此,内容包括“倡设跨境救护车”“在港深口岸设立蔬菜食品交收缓冲区”“加大医疗物资、设施和人员支持力度”等,希望助力香港早日战胜疫情。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表示,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援香港抗疫,再一次表明国家是香港最有力的依靠。相信在中央的全力支援下,在香港各界的齐心协力下,香港定能“疫”过天晴。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林健锋等9人联名提案,内地加大对港医疗物资、设施、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解决香港检测、隔离及治疗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有关抗疫协调机制制度化、恒常化等,助香港早日战胜疫情。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数字经济、动物保护、青少年教育等议题,港澳代表委员也会在两会上予以关注。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表示,近年来,内地的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而香港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期待这次两会上能看到一些相关的政策,待疫情结束后,与内地教育界加强互动交流,携手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当前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13 字。

转载请注明: “大湾区建设”“抗疫”等成为港澳代表委员关注热点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