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环保葬渐成风尚

樟树、杜英、乌心石、竹柏环绕,搭配阳光草皮与景观水池,咋看之下与郊野公园并无区别。然而,这是台湾新竹市的第一座环保自然葬区“咏生树”,于今年清明前夕刚刚启用。在这里,逝者的骨灰经过处理,与泥土、树叶及花瓣层层堆叠,并加入溶磷菌加速骨灰分解,将之与大地融为一体,让生命回归尘土。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大家慎终追远、缅怀逝者的日子。在海峡对岸的台湾,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已不再去传统墓园,而是来到环境清幽的树葬公园,或是风景优美的海边,心香一瓣,追思先人。

曾经,台湾民众办丧事时也迷信风水、讲究时辰,繁文缛节多,死人与活人争地,劳民伤财,反而肥了殡葬业者的腰包。加之岛内地狭人稠,土地资源有限,让殡葬改革势在必行。

最先打破旧观念的力量来自于台湾民间。1997年,由佛光山星云法师所创办的南华大学成立了“生死学研究所”,开启了大众对殡葬礼俗的关注。星云法师公开表示他偏好火葬,并认为身体就像一杯水,死就等同杯子被打破。与此同时,2002年起,台湾当局也积极倡导树葬、海葬等环保葬,并补助地方政府实际推行。在社会各方努力之下,“简丧薄葬”渐成风尚。目前,全台湾已设立近30处树葬园区。

在环保葬推进的过程中,名人的示范效应起到了一定作用。2009年,圣严法师圆寂。他留下遗嘱:“不发讣闻、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按照他的遗愿,骨灰植存(将骨灰埋撒于普通林园)于金山园区。当时,各行各业3万信众上山观礼,很多是从中南部包车而来,各大媒体广为报道。经此,环保葬的方式得到很好传播,获得许多台湾民众认同。2020年,台湾知名统派学者王晓波去世。依照王晓波遗愿,其骨灰撒入台湾海峡。王晓波的亲朋好友还为其在海上举行了追思会,追忆他为两岸统一、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

在环保葬日趋流行的同时,随着观念转变,殡葬业从过去遭忌讳、受排斥,慢慢转为一般性质服务行业。多所台湾大专院校开设殡葬相关科系或课程,并成为热门科系。据台当局主管部门统计,台湾殡葬礼仪师人数近年来增加逾6倍。

台湾:环保葬渐成风尚

台湾新竹市首个环保葬区——咏生树

随着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与大陆殡葬观念的改变,台湾殡葬业企业抓住机遇,将服务版图拓展到大陆。

3月下旬,在浙江温州瑞安的人文公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生态节地葬园区正在做最后的施工。这是台湾龙岩集团所负责的项目。生态葬区约2200平方米,预计第一期将于今年5月启用,可容纳5000人。届时,逝者家属可通过当地民政局申请或电话预约,把逝者骨灰纳入可降解的骨灰盒后放置入植被周围,或直接撒葬。

台湾:环保葬渐成风尚

瑞安人文公园大厅

瑞安人文公园是温州最大的台资项目,也是当地打造城市殡葬新文明的生命文化示范园区。人文公园项目负责人、台商蔡文杰表示,园区不只提供环保葬服务,同时也从环境、产品、礼仪等方面做全方位的研发,使人文公园兼具生命文化、生命价值、生命教育的使命。“园区之所以把接待大厅做得宽敞明亮、像五星级宾馆的大堂,就是希望人文公园不再给人阴森、晦涩的印象,而是让亲朋好友在这里聚会分享逝者的往事,思考生命的意义,让大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台湾:环保葬渐成风尚

瑞安人文公园环保葬区

温州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去年7月,温州印发《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暨深化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建设“创新、服务、就业、文化、居住”五大新生态,希望通过3年努力,将温州打造成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增长极、台青筑梦家园、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在日常工作中,当地有关部门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台胞台商落实同等待遇。

采访中每每提到温州瑞安台办时,蔡文杰总会用“娘家人”来形容。“不管有没有具体任务,台办的工作人员都会隔三差五地来我的项目上走走,看看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需要,台办会帮助我们和其他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寻找解决方法。他们的微信几乎24小时在线。在生活中,我们的台籍员工可以用台胞证在当地开设银行账户、用自助机买火车票,更换驾照也很方便。可以说,我们在温州生活如同当地人一样便利。”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 柴逸扉

http://world.haiwainet.cn/n/2021/0407/c3541003-32047455.html

来源:海外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57 字。

转载请注明: 台湾:环保葬渐成风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