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的“长赐号”目前已经脱浅,运河也已经复航。导致货轮搁浅的原因,以及谁将承担此次事故的责任,成为新的关注重点。长期来看,则需关注如何加强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
苏伊士运河承载着全球海运15%左右的货船物流,是亚欧之间最繁忙的石油、精炼燃料、谷物和其他贸易通道之一。据总部位于伦敦的《劳埃德船舶日报》粗略估计,搁浅货船堵住航道,运河双向通行受阻,每日通过该运河大约价值96亿美元的海上运输被迫停止。
航运专家普遍认为,在苏伊士运河上,即使是轻微延误和拥堵也会干扰货物和商品交付,影响供应链运行,“长赐号”搁浅导致长达120小时的严重拥堵,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大影响。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3月31日正式展开对货轮搁浅事故的调查。日本国土交通省也派出专家组前往埃及,协助调查。
埃及金字塔在线网站4月1日援引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的话说,运河管理局就“长赐号”货船搁浅事故的一次性索赔金额将超过10亿美元,以弥补运河停运6天造成的损失和相关救援费用。
拉比耶表示,调查人员对货船黑匣子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但目前尚未对搁浅原因得出结论。拉比耶警告称,如果事情演变成法律纠纷,将不允许该货船离开运河,他表示希望就此问题达成庭外和解。
航运集团马士基认为,此次货轮搁浅事故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对全球航运的干扰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才能解决。分析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就苏伊士运河堵塞的后续影响,相关航运公司认为对欧洲、地中海、美东线有六七天的影响,对于船期可能会有1-2周的影响,而后续货物积压、大量船舶塞港、拥堵可能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全球供应链在疫情冲击下已经显现出脆弱性,复苏面临瓶颈,此次苏伊士运河堵塞让这一供应链问题更加凸显。世界保险业巨头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估计苏伊士运河航运中断为国际贸易带来的损失约为每周60亿至100亿美元,且苏伊士运河每中断一周,全球贸易增长就可能减少0.2个至0.4个百分点。
苏伊士运河已经通航100多年,这期间一直在进行拓宽、改造。据报道,最近一次改造在2015年完工交付,主要内容是拓宽和加深旧河道,并开凿宽317米、长35公里的新苏伊士运河。不过,越拓宽,运河压力越大。一些船东为了降低平均运费成本,总是会选择刚好接近甚至超过运河最大通航能力的船只,而运河管理机构只是多收些运费即予以放行,从而加大了隐性风险。
业内专家认为,全球依赖航运业维持正常物品供应的事实,经苏伊士运河事件得以放大,供应链的重要性和风险管理应引起重视。(闫婧 周武英)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