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五十多年前的准考证吗?
一位杨浦老人就珍藏着一张
家住新江湾城街道的杭树林老先生是一位退休工人,今年73岁了。近日,他向记者展示了这张“上海市杨浦区1965年度中等学校高中招生准考证”。
整整56年过去了,尽管准考证已泛黄,但上面的字迹和印章都清晰可辨,姓名、年龄、考试地点等信息一应俱全,可见证件主人的珍惜。“我当时的‘毕业证’已不知去了哪里,但这张准考证却用心珍藏,它是我人生际遇的转折点。”杭树林说。
杭树林初二加入共青团,是个上进的小伙子。当时只有17岁的他,深知父母养家的艰辛。“那时候的日子苦,父母带着我们兄弟姐妹4人,一家6口挤在14.9平方米的屋子里。母亲生病在家,都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6口人和无锡乡下的奶奶。为了多挣一点劳务费,父亲每周六都用扁担挑回十几套同事的工作服回家来洗,每次可得一两元钱的收入。”作为家中长子的杭树林一度感到很内疚,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早日工作,为父亲分忧。
完成初中学业后,杭树林没有选择去师范学校或者普通高中读书,而是选择可以尽早工作的上海市机电一局半工半读学校。说起往事,杭树林兴致盎然,“考试结果出来,我如愿了。”
之后发生的事情,杭树林觉得自己“无比幸运“,1965年年底,上海柴油机厂决定临时招工,“一揽子招入了我们这些半工半读的学生。”就这样,他提前成了一名正式的青年工人,可以帮家里分忧。
三年学徒期的工资,第一年每月17.84元,之后的两年逐年增加2元……慢慢地,杭树林还清了家中因母亲看病欠下的200元债务。此外,他每年都被评为“六好学徒”或“学徒标兵”。“也是在这里,我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在1970年3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没有在初中毕业后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早日工作,杭树林的心底虽有些遗憾,却从不后悔当年的选择。“没上高中、大学,是因为物质条件不允许。后来我有了儿子,希望儿子能走更远的路。”如今杭树林的儿子已经读完了博士,老两口也早就过上了自在的退休生活。
那张老旧泛黄,却被杭树林珍视的准考证,成为了这一家人苦尽甘来的“见证”……
文字:张允允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吴百欣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