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做好稳投资的各项工作,推动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取得积极进展。
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的投资形势?下一步投资的重点和举措有哪些?4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回应了上述问题。
1~2月全国投资增长12.2%
稳投资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在会上介绍称,从今年前2个月的情况看,全国投资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实现良好开局,稳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出不少亮点和特点。
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也同样增势较好。欧鸿指出,1~2月制造业投资延续了去年以来快速恢复的势头,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基础设施投资稳中向好,1~2月增长8.1%,较去年全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从投资结构看,投资质量不断提升,结构逐步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社会领域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其中,卫生和教育投资增长迅速。
从资金来源看,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共同发力。财政资金早发力的带动效果明显,今年前两个月,实际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较快。民间投资活力增强,1~2月增速较去年全年明显提高。
从发展趋势看,投资先行指标向好。目前新开工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将对投资稳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虽然,3月份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保持投资平稳增长面临一些压力。但总的看,当前稳投资工作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欧鸿从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规模较大,今年专项债券安排3.65万亿元,加上去年四季度发行的约1.2万亿元,将对今年投资增长形成重要支撑;二是投资增长点较多,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双碳”领域项目、发展新兴产业、实施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仍有较大投资空间;三是各地方、各方面稳投资工作积极性高、力度大。预计一季度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
国家发改委:
防止项目建设“未批先建”“边建边批”
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保持投资平稳增长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十分重要。
欧鸿也在会上指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既有利于扩大当前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适度超前”的投资目标,欧鸿介绍,国家发改委近期正督促各地方抓紧抓早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加强项目调度,切实加快专项债券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同时,积极调动社会投资力量,多措并举支持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
对于下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的工作重点,欧鸿指出,国家发改委将聚焦三大重点领域。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进石化、钢铁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同时带动装备制造等行业投资。
三是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建设。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卫生、教育、养老、托育等领域建设。
另据欧鸿透露,今年我国专项债券规模达到了3.65万亿元,目前各地方正在加快发行使用。加上去年四季度发行的专项债券,今年可使用的专项债券资金规模较大。
此外,在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上,欧鸿强调,国家发改委将指导督促地方加快履行项目各项审批手续。同时依法依规履行项目建设程序,防止“未批先建”“边建边批”。加快项目开工建设。督促做好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开工前准备工作,推动尽早开工,协调保障用工和原材料供应,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赵倩 北京报道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