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在商场闲逛,突然听到这样的两声怒吼,吸引了“看戏观众”的目光。我循声望去,发现一个孩子躺在玩具区的地面上,双手不停拍打地面,哭喊着“我就要买玩具”。妈妈在一旁将手负于身前,对着孩子破口大骂:“一分钟之后不起来,我打断你的腿!”
孩子却化身“铁血硬汉”,反击道:“我就不起来!你滚!我不想看到你!”眼看围观的“吃瓜群众”增多,妈妈转身离开商场,孩子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快速起身,跟在妈妈身后低头不语,好似乖巧温顺的小绵羊。
不管是在隐秘的家中,还是在公共场合,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无理取闹都是“零容忍”的态度。只要孩子“哭闹撒泼”,轻则怒吼训斥,重则拳打脚踢,希望疼痛就可以教会孩子沉默。但暴力手段并不是浇灭孩子的无理取闹,反而会“火上浇油”。
英国军事理论家托·富勒曾说:狂暴的人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孩子的无理取闹原本便是偏激的行为,家长的打骂和“激将法”,只会让孩子情绪的洪水决堤爆发,淹没原有的理智。
孩子哭闹撒泼时,虽然气焰很“嚣张”,但孩子的内心始终在崩溃的边缘徘徊。他们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偏激,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没有“台阶”的情况下,孩子只能将哭闹继续表演下去,也为了自己的“面子”。
为什么孩子总是先入为主地无理取闹呢?主要是孩子提出的要被拒绝之后,无法“条理清晰”地和父母交谈,只能用简单直接的哭闹发脾气表达心中的情绪。幻想着可以“威胁”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在暗示父母:我脾气很暴躁,别惹我生气哦!
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不妨用“海绵式处理”,像海绵一样吸收孩子的情绪,同时用温柔的方式应对。
首先要“欣赏”孩子的无理取闹
孩子哭闹撒泼,有时会像对手戏那样和父母相互说着“解气”的台词,孩子很享受好父母顶嘴的那种“自我感觉”。家长不妨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孩子“表演”,不和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空气。
突然失去宣泄的“对手”,孩子谈判的对象消失,觉得继续哭闹没有任何意义,便会更换策略,坐在父母身旁,等待父母的“开场白”。这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耐心地解释拒绝孩子的理由,以及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恶劣影响”。
其次是抓住孩子的“把柄”
小孩子发脾气哭闹时,理智处于焦灼状态,对父母的打骂说教“麻木不仁”,正如法国哲学家阿伯拉德说曾说: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的烦忧,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的冲动而没有理智的行为。
让孩子瞬间冷静沉默的方法,就是抓住孩子的“把柄”,然后施以威胁,让孩子被动做选择。比如对孩子说:“再哭闹我就把你所有的玩具都送给别人”。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视若珍宝,自然不愿意失去“挚友”,今后也会有所忌惮,不会随意哭闹发脾气,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和父母沟通,以保护自己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