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甘凌峰 王艳琼) “混凝土受压值无异常,主梁伸缩缝无异常……目前桥梁处于健康状态。”日前,在温州市交发集团信达检测公司中控室,技术员徐波正例行查看瓯江大桥的实时“体检”数据。在大屏幕上,一条条波动的曲线就像“心电图”。
“波动的幅度不能太大。”徐波对这套新研发的智慧路网系统颇为自信:依靠151个传感器协同作业,可以自动监测桥梁的10余项“健康”指标,每秒50次动态传送监测数据。一旦超出限定值,系统就会自动预警,并实时推送到手机上。
交通道路有了“桥医生”,这是温州在交通管理上运用数字技术的创新尝试。温州市交发集团依托旗下检测团队,在原有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基础上,自主研发智慧路网系统平台,成功实施高速路网智慧化改造试点工程。监测范围拓展至桥梁、隧道及高边坡在内的路网重点结构物,并结合公路智能监测视频,实现道路监测实时预警。
“相当于给道路安装全方位的动态监测仪,‘血压’‘脉搏’一目了然。”信达检测公司总经理沈立中介绍,升级后的“桥医生”,除了监测日常道路上的风速风向、环境温湿度、结构应变外,还增加测量桥梁裂缝宽度、主梁位移等指标。按照以往做法,需要通过日常巡查或定期检查等人工方式才能发现道路隐患。现在依托智慧路网系统,桥梁“体检报告”实时出具,直接为公路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但仅仅通过数据,如何判定桥梁是否“生病”?徐波介绍,该系统经过3个多月的日常数据搜集,对1.3亿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桥梁结构日常统计平均值。再根据设计参数和混凝土实际参数,划定了三个等级的预警线。若出现一级预警,表明桥梁整体处于“疲劳”状态,车辆通行量较大;二级预警说明桥体内部大构件出现问题;三级预警则表示危险系数最高,结构物功能参数达到混凝土受压受控限制值,桥梁健康状态亮起“红灯”。
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瓯江大桥、温州大桥、甬台温高速复线瓯飞四号高架桥,今后将逐步推广应用至温州范围内的高速路网。
作者:甘凌峰 王艳琼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