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当今世界,出海口对于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与交往极其重要,众多内陆国做梦都想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海岸线。当今世界,有一些非常“憋屈”的内陆国,虽然距离海洋非常近,但却没有哪怕是一寸海岸线,每次出海都要向邻国借道,看邻国“脸色”,实在是尴尬的很。其中,摩尔多瓦无疑是欧洲最“憋屈”的内陆国。
摩尔多瓦地图
摩尔多瓦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内陆国家,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北、东、南三面被乌克兰环抱,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国土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55万,首都是基希讷乌 。摩尔多瓦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摩尔多瓦族约占总人口的75.8%,多数国民信仰东正教,官方语言为摩尔多瓦语,通用俄语。
说句题外话。摩尔多瓦东南部距黑海最短距离仅2公里(此处名为德涅斯特溺谷,是因地壳沉降和海水倒灌而形成的漏斗形狭长三角湾,且与黑海直接相通,在地理上属于海洋的范畴),但没有哪怕是一寸属于自己的海岸线,堪称欧洲最“憋屈”的内陆国。为了寻找出海口,摩尔多瓦在境内靠近罗马尼亚多瑙河的三角洲河滩地带,投巨资打造了朱朱列什蒂港口,由此实现出海梦。
德涅斯特溺谷
摩尔多瓦跟罗马尼亚同源同种,祖先都是达契亚人,在历史上曾长期遭受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统治。1359年,摩尔多瓦公国建立,但立国不足百年,便在1487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沦为后者的附庸国。1859年,在沙俄的支持下,瓦拉几亚公国、摩尔多瓦公国合并组建罗马尼亚,并在1877年宣布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然而,罗马尼亚独立后不久便遭到沙俄的侵略,并丢失摩尔多瓦地区。
1918年1月,摩尔多瓦曾经宣布独立,并于当年3月重新跟罗马尼亚实现合并。然而,统一的罗马尼亚并没有维持多久,等到1940年6月时,摩尔多瓦再度被苏联吞并,并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摩尔多瓦被苏联统治51年时间,直到1991年8月27日才宣布独立,更改为现在的国名。
朱朱列什蒂港口与得左地图
摩尔多瓦独立之前,生活在德涅斯特河东岸的俄罗斯族却在俄国的挑唆下,公然打出分裂的旗帜,并在同年9月宣布“独立”(简称德左)。1992年,德左当局与摩尔多瓦兵戎相见,双方激战数月,导致约1500人丧生。等到停火协议签署之后,俄派遣千余名进驻德左,意在阻止其与摩尔多瓦统一。如今,摩尔多瓦依然处于分裂当中,这不仅导致国家的动荡,而且还严重地拖累经济发展。
就自然资源而论,摩尔多瓦虽然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硬煤、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并不丰富,但境内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非金属富矿,主要有大理石、石膏、玻璃沙土、石灰岩、沙土、硅藻土、陶土等,尤其以硅藻土的储量最多,也是该国最重要的出口矿物。此外,摩尔多瓦还盛产高品质的粘土,是制砖、制陶、瓷器不可缺少的原料,亦是该国重要的出口物资。
摩尔多瓦黑土地
与此同时,摩尔多瓦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全境80%以上的耕地为肥沃的黑钙土,且境内河流纵横、灌溉便利,非常适宜大规模的种植粮食作物和葡萄、水果、甜菜、烟草等经济作物,并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此外,摩尔多瓦的草药、香精、玫瑰油、母菊油、薰衣草油、鼠尾草油等享誉国际市场,也是该国重要出口创汇的来源。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摩尔多瓦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好上述资源,如果政局能够保持稳定,如果执政者能够按照常识治国,就算不能成为发达国家,但摆脱贫困、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还是大有可能。然而,由于摩尔多瓦独立伊始便陷入国家分裂,导致局势动荡不安,加之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后遗症太大、基础设施薄弱、吏治腐败、政府效能低下等缘故,导致经济发展长期滞后。
基希纳乌
时至今日,摩尔多瓦依旧是个经济结构单一、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虽然近年来工业、通信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国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距离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标准还相距甚远。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摩尔多瓦2018年的人均GDP仅有3189美元(约合22323元人民币,还不到中国的1/3),人均日收入仅有61元。
摩尔多瓦人庆祝葡萄节
虽然摩尔多瓦实行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但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现实,还是影响到民众的幸福感。截至目前,摩尔多瓦贫困率高达29%,失业率达3%,新生儿死亡率达11.9‰,数据令人忧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9年度人文发展指数,摩尔多瓦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07位。为了讨生活,摩尔多瓦约有100多万青壮年在国外合法或非法打工,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1/3,由此也可以看出该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困境。
参考书目:《列国志:摩尔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