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破坏性维修”还是网友“误会”

河北衡水安济桥修缮引发网友质疑事件调查

是“破坏性维修”还是网友“误会”

衡水安济桥中孔桥面已铺设新条石。记者冯维健摄

前不久,某自媒体发表一组图片,曝光衡水安济桥修缮“铺设水泥砖”,引发关注,大家几乎一边倒地质疑“怎么能这样干?”

记者采访了解到,“铺设水泥砖”属于主观臆测。但在修缮过程中,当地文物部门没有书面申请设计变更,就在中孔桥面铺设新条石。目前,已经铺设的新条石是否会对桥体造成伤害?设计变更能否得到上级文物部门批复?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安济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563年历史。去年以来,当地启动安济桥修缮工程,然而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不少网友质疑其“为古桥铺设水泥砖”“破坏式维修文物”。对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展开调查。

古桥修缮震动了文物圈

前不久,某自媒体发表一组图片,曝光衡水安济桥修缮“铺设水泥砖”,并质问“换成水泥总少了一些味道,原汁原味‘不香吗’?”

这组照片不仅引发当地群众关注,还震动了文物圈,大家几乎一边倒地质疑文物部门,“怎么能这样干”?记者采访了解到,“铺设水泥砖”属于主观臆测,但在修缮过程中,当地文物部门的行为也确实存在可商榷之处。

安济桥为七孔石拱桥,东西向横跨滏阳河。1937年,侵华日军的气垫船沿滏阳河南犯,行至此处,因洪水淹没桥孔不能通行,遂将中孔炸毁。1956年,当地群众以木桥衔接中孔。1982年,政府拨款将中孔木桥拆除,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引发网友质疑的,是安济桥中孔部分的修缮。根据史料记载,这部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侵华日军炸毁,现存的中孔以上部分为新中国成立后重建,此次修缮的是重建部分,不属于破坏文物。”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孔宪良表示。

记者查询文件看到,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的《安济桥维修加固保护工程设计方案》提到,混凝土结构的中孔历经近40年使用,结构稳定,能满足通行需求,也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的实物见证。所以,在修缮过程中,应保持中孔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当处理外表面,使中孔色调与周边协调。

针对此次修缮,有网友评论“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标志性车辙印没了,好好的古桥给毁了”。另有媒体报道称,“原有的石块布有裂痕,桥面中间有车辆长期碾压的车辙痕迹,呈现出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但桥面中间新铺上一截平整的石材后,车辙痕迹也被截断了。”

对此,孔宪良表示,为了尽量接近原貌,施工人员计划铺设从河道淤泥中打捞的原有桥面石。然而,原有的桥面石被侵华日军炸飞,在河里打捞出来的不足以填满中孔上部桥面,所以才找了新条石替代。

虽然当地文物部门称新条石与清代修桥时的原始条石来自同一座山,但新旧条石还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

有自媒体将新条石误认为水泥砖,并误导人们“整个桥面可能都这样铺下去”,引发舆论担忧。文物部门表示,“工程尚未完工,会对新条石进行做旧处理”。

孔宪良说,他们在修缮过程中,也尽量采用打捞出来的原桥面石进行修复,可以做旧的新条石只起到填补作用。

未履行设计变更申请手续

据衡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道路改建等原因,安济桥两端及周边环境地势逐步抬高,古桥总体破损严重。特别是中孔部分,由于此前修缮工艺水平有限,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出现裂缝,不仅严重影响桥体的整体风貌,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经上级部门批复、资金到位后,安济桥修缮工程启动。

在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将整个桥面的沥青路面剥离后,原始桥面的大条石和深深的车辙便完整显现出来。然而,当剥离完中孔正上方26米长的桥面后,工作人员发现,此段没有原始条石,而是三合土,这是原本工程设计方案中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此处如何修缮?按照规定,应该先停工,向上级文物部门申请设计变更,待批复后再复工。

然而,衡水市文物部门没有严格履行设计变更申请手续,而是与专家“汇报沟通后”,采购新条石修补中孔正上方桥面。其他桥面则保留原始风貌。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官方网站了解到,衡水安济桥修缮工程整体上按照设计方案批复实施。施工过程中,地方文物部门发现中孔桥面石位置为三合土回填,自行补配了中孔桥面石,此举未履行变更手续。对此,河北省文物局已责令地方文物部门停止施工,认真研究批复文件和设计方案,抓紧履行变更手续。

据孔宪良介绍,接到河北省文物局责令暂停施工的要求后,当地正在抓紧进行设计变更申报工作,并与项目实施、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制定变更设计方案。

同时,当地还组织专家论证,研究条石做旧处理的可行性。“争取达到安济桥整体风貌的和谐统一,为城市发展保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孔宪良说。

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需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近年来,一些文物修缮过程中的部分举措,被网友质疑为“破坏性保护”。

针对此类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博士叶灿阳认为,保护文物必须从源头做起,理顺体制,强化文物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社会监督,优化保护修缮工程的决策与施工机制。

目前,安济桥修缮已暂停施工,但衡水市文物部门一直没有公开回应社会质疑,反而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一样,对舆论的指责视而不见。

文物保护攸关文脉传承。古桥就如同先辈留在世间的一道彩虹,只有谨慎保护、合理开发,彩虹的光芒才不会黯淡。对于这起事件,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需要反思。

安济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方案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慎之又慎。古桥中孔部分本就已出现裂缝,剥离完中孔桥面的沥青,又覆盖一层新石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孔受力是否出现变化?是否对相邻石条结构桥体形成挤压?这些问题需要精确的力学测算论证,拿准了再做决定。

但是,当地文物部门却在未履行设计变更申请手续的情况下,就在中孔桥面铺设新条石。目前,已经铺设的新条石是否会对桥体造成伤害?设计变更能否得到上级文物部门批复?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另外,如果在修缮工程开始,当地文物部门就向公众讲清楚安济桥修缮方式,例如设置一个公示牌,将修缮方案简单通俗地呈现出来,就不会被人误解为“整个桥面都要铺设水泥砖了”。(记者王民、冯维健)

【来源:河北工人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88 字。

转载请注明: 是“破坏性维修”还是网友“误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