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新社18日报道,在澳大利亚撕毁与法国的潜艇建造合同后,法国宣布将立即召回驻美国和澳大利亚大使。针对此事,德国《世界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称,法国外长勒德里昂是应总统马克龙的要求采取了这一步骤,并指出召回外交官这样的反应对是盟友关系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寻常的。
俄新社报道截图
这篇文章引发了德国读者的激烈反响,大多数都是在嘲笑法国的反应。有读者称,“我必须承认,我看着事情的发展和这位自负的总统(指马克龙)的咆哮,有些幸灾乐祸。”“这份潜艇合同对法国来说太大了,法国人一如既往的自负和傲慢。”
法国总统马克龙 图源:视觉中国
有读者指出,法国当初就是通过不公平的方式获得这份合同的。“我们不应该忘记,法国政府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这份合同的签订,以绕过(德国的竞争对手)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法国是通过不完全公平的方式获得这份合同的。因此,我并不可怜他们。”“任何一个看到法国如何为了本国企业的利益而对抗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竞争对手的人,在这件事上都真的无法同情法国。与美国和英国的协议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战略上对澳大利亚更有利,这是不可否认的。”
法国“梭鱼”级核动力潜艇 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也有一些读者表示支持法国采取的措施。一名读者评论说,“(召回大使)是绝对正确的决定。美国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的行动是可耻的,但并不令人惊讶:当美国为所欲为时,‘西方伙伴关系’一直都是一边倒的故事。”另一名读者写道,“北约破产了。谢谢你,拜登!我们真的以为只有特朗普是这样的。”
本周早些时候,英国首相约翰逊、美国总统拜登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宣布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澳大利亚还宣布终止与法国海军集团签署的潜艇合同,引起了法国方面的强烈抗议。(编辑:HHJ)
延伸阅读
美国政治新闻网表示,“法国人认为拜登正在变成披着羊皮的特朗普。”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法国很愤怒。
9月17日,法国政府宣布召回其驻美和驻澳大使,以抗议美澳签署核潜艇协议。
法美于1778年结盟,在两国长达200多年的盟友历史上,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头一遭。即便在过去欧美关系因各种缘由数次陷入紧张,也从未恶化到如此地步。
不难看出,对于美国的“横刀夺单”和澳大利亚的“背后捅刀”,被冒犯的法国究竟愤怒到什么程度。
此时此刻,美澳明面上对受伤的法国送来安慰,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又是淡化裂痕、粉饰太平的老把戏。无疑,这些行为只会进一步拉垮美澳与法国之间已然岌岌可危的信任。
法国出离愤怒 美澳淡化裂痕
17日,法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鉴于澳大利亚和美国15日宣布的事项“严重违背信任”,应总统马克龙要求,外长勒德里昂决定立即召回驻美国和驻澳大利亚大使进行磋商。
法国总统马克龙要求召回驻美国和驻澳大利亚大使,以表抗议。图源:纽约时报
从外交部长与国防部长公开发表联合声明予以谴责,到取消在法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举行的“纪念海角战役240周年”纪念活动,再到召回大使,法国表达愤怒的方式正在一步步升级。
对此,《纽约时报》指出,大使被召回相当于严厉的外交谴责,有着强烈的抗议意味。
对于法国的怒火中烧,美澳心知肚明,他们“贴心”地给这位“重要盟友”送来了言语上的抚慰……
“美国欢迎欧洲国家在印太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法国,华盛顿希望找到一切机会深化这一地区的跨大西洋合作。”16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强调了法国的重要性,试图淡化裂痕。
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也称美国将与法国在印太地区的共同优先事项上继续进行密切合作,“是好朋友就会有分歧,这是友谊的本质,美方认为当前的紧张局势不会改变我们友谊的性质。”
给了巴掌后再塞颗糖,法国真会觉得甜吗?
“也没有迹象表明法国会既往不咎,并延续从前的路线。”《纽约时报》道出了法国人的真实反应。
2018年5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左二)和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中)站在澳大利亚的柯林斯级潜艇甲板上。图源:华盛顿邮报
更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还和法国玩起了“甩锅”游戏。
“我们(莫里森和马克龙)在巴黎吃了顿漫长的晚餐,当时,我们都很担心常规潜艇应对新形势的能力,澳大利亚的想法直接传达给了法国总统、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说起了一个发生在6月的“小故事”,以此否认是在法国不知情的情况下撕毁协议。
被看穿的嘴脸 难恢复的信任
其实,评估一下美澳达成的核潜艇协议对法国的“伤害值”,就能理解法国人为何愤怒至此,也能看穿美澳的嘴脸。
首先,美澳的这笔交易对法国国防部门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影响。
美国有线电视网(CNN)报道称,澳大利亚宣布单方面撕毁与法国签订的购买12艘潜艇的协议给法国造成了约650亿美元的损失。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法国访问研究员皮埃尔·莫科斯分析认为,“这笔交易对法国的中小企业至关重要,它们本该从中受益。”
其次,澳大利亚放弃承诺,导致了法国在战略上的失败。
“对于马克龙来说,这不仅是经济的挫折,也是外交的失败。”《卫报》指出,对法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确保与澳大利亚的伙伴关系并加强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存在。
最后,美澳英宣布协议的方式挫伤了法国的心。
一位法国官员16日表示,尽管三名参与者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谈判,但法国最后只是通过媒体报道才知道这一决定。
“美国如何对待它的盟友,法国看得明明白白。”正如法国国防部长帕利所言,实实在在受到伤害的法国,经此一事可算看清了美澳的真面目。
法国《世界报》在社论中直言:“拜登政府在这一点上与特朗普政府并无差别,白宫奉行的依然是‘美国优先’的原则。”美国政治新闻网表示,“法国人认为拜登正在变成披着羊皮的特朗普。”
当信任被摧毁,取而代之的,便是怀疑。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法国对这笔交易的强烈反应表明,其可能对拜登重建跨大西洋关系的承诺产生质疑。
而美澳的所作所为也很难不让法国及欧盟更加明确战略自主的必要性。
默克尔(左)“告别之旅”访问法国,16日马克龙(右)设宴“送别”,期间,两人谈及推动更大程度的欧洲“自治”问题。图源:德国之声
马克龙曾多次表示,欧洲需要发展自己的战略和防御能力,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在15日发表欧盟年度“国情咨文”时声称,要全力推进设立欧洲防务联盟,“让欧盟遇到事情,能够靠自己。”
“除了法国人的感受之外,欧洲的地位及其在世界上的作用也受到了质疑。”《世界报》认为,此刻欧洲很难不去思考,自己究竟想站在什么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