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会告诉孩子,要懂得节俭。可是万事皆有个度,一旦超过了那个度,节俭就会变成了另一种味道,而且对孩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身边就有个很典型的案例朋友认识的一位朋友,叫小玲,她的父母是普通职工,家庭条件算不上富裕,所以从小,小玲的父母就教育她,要节俭,要知道省钱。
随着小玲慢慢长大,节俭也确实做到了,在父母的眼中,就是个乖巧懂节约的孩子,可是这种节俭,却有些病态。因为有占便宜的事情,一定会有小玲的身影。有段时间,为了充分发挥节俭,逛遍了周边的商城和超市,遇到试吃的试用的,一定不会错过,但是只试不买。
这样做,的确省下了不少钱,可是,后果也是不容小觑的。周边的商城和超市,都认识了这么一个令人头疼的女子,她只试吃试用但就是不买,直到这个时候,小玲才停止了这样的行为。
不单单如此,和同事朋友的聚餐中,小玲也是那个会和服务员说,要提前准备好食品袋,打包走自己喜欢的菜。而且小玲总是蹭吃蹭喝,没有主动请过朋友一次。渐渐的,大家都明白了小玲的为人,也不愿意和她打交道了。
不得不说的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于整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勤俭节约确实是一个好习惯,但是如果控制不好一个度,却会让这个优良传统,变了味道。
如果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过度节俭,可能孩子会成长为一个没出息的人。
如果孩子有这三种“节俭习惯”,长大很难有出息,父母别再当作资本了。1. 爱占小便宜
对于蝇头小利念念不忘的人,是非常让人反感的,这样的人即便是在社会中,也很难受欢迎,这样的人,是很难有出息的。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会有眼前的小利,但是最后丢失的,却是品德和教养的“西瓜”。这些人也会为自己贪小便宜的行为付出代价。
2. 拒绝分享
有些孩子,是不乐意分享的,与其说是自私,倒不如说是太过于小气。这样的孩子喜欢独自占有,乐意用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却不乐意分享自己的。
时间久了,这样的孩子就很难再让人心生欢喜,也就渐渐没有人愿意和他一块玩了、
3. 自私自利
孩子可能心里比较单纯,称不上道德绑架,但是一些行为上,却是十足的道德绑架了。比如,他人不乐意和其分享,就会指责别人抠门;如果拿了他人的东西,不乐意还回去,在被索要时,又会说他人太小气。
这样的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谁都不会喜欢,长大后,如果还是有这样的恶习,也很难有出息。
都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想要孩子能够过得好,就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一个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