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一个综艺台的表演,一位魔术师表演的魔术行云流水,水平非常高超,可是主持人采访他的时候,他却不会说话了,一句话说了老半天,脸都被憋红了,后来才知道他说话有点结巴,也就是俗称的口吃,因为这个毛病让他非常自卑,也让他的父母非常气愤,原来,他从小说话并没有口吃的毛病,说话很流畅,可是他有个叔叔觉得好玩,教他学说“磕巴”话,他在九岁的那一年就开始结巴,开始家人还没当回事,孩子也纯粹觉得好玩,后来就成了真正的结巴,连说了四个对象,都因为结巴没成,后来这件事导致他和叔叔家闹了矛盾,但已经无济于事,孩子的结巴毛病算是改不了了。
宝宝都会经历说话磕磕巴巴的时期,一般都可以改正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一段时间说话比较结巴,很多妈妈就非常担心,孩子一这样说话,就严厉地训斥,孩子会慢慢地改正,这就是俗称的假性结巴,这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过程,一般多发生在1-3岁孩子身上,这个时期语言开始萌芽,模仿能力极强,孩子有表达和表现欲望,可是语言却赶不上思维的变化,因此在急于表达的时候词汇量受限,翻半天白眼也想不出要说什么,因此会重复,表现为结巴,随着语言能力的增强,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被外界影响,比如看到电视上有个演员磕巴着说话,他其实是想表现人物的特点,但在孩子看来很好玩,就会学着说,又或者身边有人这样说话,跟孩子接触过,孩子也会进行模仿,如果父母及时发现并掐断模仿的根源,他没有了这种语言环境,也会慢慢回归正常的说话方式。
此外,孩子受到惊吓也可以表现为结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这些情况都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过程,需要及时介入,但是不必过分紧张,等过段时间就会好转,那么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真结巴呢?可能想改就来不及了。
长时间接触说话结巴的人
除了天生的说话结巴,很多孩子都是在后天形成了顽固性结巴,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这极有可能孩子长期接触这种环境,跟说话结巴的人接触,适应了这种说法的方式和节奏,习惯性地停顿、打断、拖长语调,就比如我遇到过一个孩子,他的邻居是结巴,总是接触这个邻居,结果他也形成了结巴,一紧张就说不出整句话,就比如,孩子跟着说方言的人,就满嘴的方言味道,再比如一个班里有个东北同学,一个学期下来,说话都带点东北味,而孩子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更强,也更能受到影响,如果父母不及时发现,就可能变成了真的结巴。
父母不在意
很多孩子一说话有点问题,父母首先排查问题,并进行及时制止,把结巴扼杀在萌芽中,孩子远离这种语言环境,并且察觉到父母不喜欢他这样说话,内心想要改变,自然就会改变了,最坏的是,父母不在意孩子的说话方式,等到察觉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想改变很难。
对孩子进行暴力干涉
口吃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障碍,是生理和心理双重作用下复杂的功能紊乱,口吃的孩子心理压力大,可能被父母强烈地排斥,不是打就是骂,导致孩子更不敢说话了,而心理越恐惧,肌肉就会越紧张,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人发现,越是正经场合,口吃的人越讲不好话,如果是宽松的环境,他也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就比如说,如果按照某个节奏念课文或者唱歌,他就能很顺畅,所以越放松和平静,结巴就会越少。
所以说,我身边很多老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电视中有结巴的剧情或者生活中有说话结巴的人,就带着孩子赶紧远离。很多孩子本身不结巴,但是遇到这样的语言环境,加上父母干涉的不及时,可能就会演变成真结巴,到时候想要改正就很难了,孩子进而产生自卑情绪,只能尽量减少说话的次数,但是一遇到紧张情况,结巴就会随之产生,是非常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呢。
您遇到的孩子有这种现象吗?他们最后改正了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