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这四个字

▌王满仓

经年累月的工作与生活,我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的言行令我感叹,使我赞佩;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这四个字。在咱北京,每天、每家不可或缺的自来水中,南水北调而来的占七成,算是市民饮用水的主力军。可是,有多少人知晓,共产党员在此项国家战略性工程中所起的先锋作用?

14年前的2007年,正值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昼夜不停、大干苦干之时,我作为《北京水务报》的编辑记者,有幸亲自参与了这一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多次现场采访长达80.4公里的工程建设,而且在我们的《南水北调专版》上刊发了不少有关新闻和人物。

有两件事我铭刻心扉。

噪音“催眠曲”

那年夏季的一个上午,我去采访武警水电一总队负责的北京南水北调工程西四环项目七标段。在工地食堂吃罢午饭,我正准备回报社写稿,却被标段负责人宋辉拦住了:“王老师,中午在我们的工地宿舍休息一会儿吧。”“不啦,不麻烦你们了!”宋辉神秘一笑,说:“您就体验一下我们的‘家’吧,和您的‘家’绝对不一样哟!”

不愧是军人宿舍,整齐干净。可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工地简易宿舍在四季青桥下,头顶的西四环主路时刻车水马龙,噪音大得,人久久不能入睡。

“您体验到了吧?”宋辉依然笑着,“夜深人静时更厉害,那一辆辆的大货车轰隆隆过桥,吵得劳累一天的战士们辗转反侧也不能入睡。移居他处吧,条件根本不具备啊。我和标段的党员们就带头克服困难,坚强闭眼、强迫入梦。后来大家慢慢习惯了,结果呢,噪音成了‘催眠曲’,不但能很快睡着,休息好,并且按时优质完成了施工任务。”

共产党员宋辉坚毅的笑脸和挺拔的身躯,让我肃然起敬,我把他们的故事写进了《铁军风采》里。

咱不上谁上

采访“工程急先锋”北京南水北调拆迁办负责人刘晓音时,一见面我就愣住了:这一个戴着细边眼镜的秀气青年,竟敢冒着生命危险进雷区救人?!

那年底的一天下午,某山村附近的工程爆破现场,刘晓音负责组织周边群众爆破前全部疏散避险。

炸药雷管都已经埋好,正准备按计划准时“鸣炮”。刘晓音和同事已经将村民提前“运”到指定的避险地点,大家必须在那里呆上一个多小时。

山风呼啸,村民中有人开始厌烦——已经持续多半年、历经夏秋冬的爆破工程,他们似乎见怪不怪了。忽然,一位中年妇女突破禁戒闯入现场,一屁股坐在埋了炸药和雷管的土地上……不好,要出人命!没有丝毫犹豫,刘晓音飞身跑进了雷区……那位妇女却是怎么拉也不起身。刘晓音压下急火,跟中年妇女“漫聊”……聊到山崩地裂的爆破危险,这妇女“腾”一下站了起来。就势,刘晓音赶紧拉了她一阵猛跑,冲出危险区……此时,他的贴身衣装都已经汗透了。

“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爆破现场,你这样舍身忘我往上冲,为什么?”我想想都觉得危险,但刘晓音却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地回答:“咱是一个共产党员,这种时刻,咱不上,让谁上?!”

于是,刘晓音的故事,也被我写在了长篇通讯《鏖战“天下第一难”》里。

共产党员四个字,在我眼里,就必须这样,关键时刻,铮铮作响。

<script>window.FWBATH=1;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28 字。

转载请注明: 无愧这四个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