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关头,又见网暴。这几天,前有志愿者化妆被嘲“核酸媛”,后有女子为送菜小哥充200元话费被攻击“给少了”。污言秽语刷屏,观之令人愤懑。
志愿者能不能化妆,完成千余份核酸检测后能不能晒照,这纯属个人自由。而外卖骑手受托跨区送菜,也根本不是为了钱才接单,而是一个兼有孝心与爱心的暖心好事。然而,即便是非曲直如此明白,还是挡不住“键盘侠”的口水。不问实际情况,不管青红皂白,更不顾当事人意愿感受,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横生枝节、恶意汹涌,搅得舆论场乌烟瘴气。正如有网友发问,“有这闲功夫,去做志愿者不好吗”。
网暴伤人,甚至还会杀人。这样的恶性事件我们已见过太多。从浙江女子小区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到“寻亲男孩”不堪谩骂侮辱留信辞世,再到空难家属莫名被抨击“不够悲伤”,在网暴这把“消音枪”面前,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面对“无差别攻击”,也只有“所有人”齐力反对,方能保护“所有人”。尤其疫情当前,大家各有不易,更当多一些信任理解、体谅互助。挑事种刺、恶语伤人,不仅缺德,更是违法。
网暴无良,一方面,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强力追责、形成震慑,让网友真正感受到发言的界限底线所在。此前,最高检将“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由自诉转公诉,大大降低了当事人“自行取证、自行起诉”的追责成本,而以“涉嫌诽谤罪”量刑判决,也彰显了向网暴宣战的鲜明信号。这堂公开课,不妨成为此后处理相关案例的参考。
治理网暴,最根本的还是要将关口前移。在这方面,需要相关平台落实责任,建立监管清理机制。对那些频频妄论非议挑起事端者,要严格落实警告、禁言直至封号。同时还应统合多方力量,建立起快速便捷的举报机制。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明确提出,将从精准识别处置、加大惩治力度、畅通举报渠道等方面对网暴予以打击。管到实处、打到痛点,方能压缩网暴者信口雌黄的空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同样也不应是道德洼地。理性发声、言行有界,心有敬畏、心存善意,方能共享一片清朗空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胡宇齐
流程编辑:u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