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不等于过度包装

消费升级不等于过度包装

不久前,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内的菜鸟驿站为了提高快递包装的循环使用率,在校园里推行“回箱计划”,回收快递纸箱并进行再次共享使用,受到师生欢迎。图为11月13日,寄件员(左)使用回收纸盒帮顾客包装需要快递的物品。
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消费升级不等于过度包装

京东物流用废旧快递盒制作的“爱心小窝”。这些“爱心小窝”既可以提醒人们注重环保包装的实用,也体现了对流浪动物的关爱。
京东集团供图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升级,商品包装的需求量持续走高,包装样式也越来越讲究。不少产品从过去的无包装、散装变成了如今的精致包装,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过度包装的情况。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邮政局联合推行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就《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和《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对外联合发布公告,倡导商家和消费者使用简化包装、绿色包装。不少消费者表示,相比包装精美,大家更在意产品本身。消费升级,提升的应当是产品品质,而不是外包装。

“华而不实”性价比低

买东西有个好包装,里子面子都过得去。然而,包装过度,消费者感觉不一定好。

武汉姑娘刘茜就曾遇到过“包装的烦恼”。“很多快递和外卖的包装真的很夸张!之前我买一个电动牙刷,本来我认为东西会装在一个小盒子里,但快递寄过来一个大箱子,害得我在快递点找了好久才发现。打开一看,里面并没有多出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是些泡沫之类的塑料,这多污染环境啊!外卖有时候也是这样,一丁点儿调料都会郑重其事地装到一个精致的盒子里,真的很浪费!”刘茜叹着气说。

有这种遭遇的,不止刘茜一人。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的林楠点生鲜、蔬果类外卖的时候,常会发现包装很“过头”。据林楠介绍,很多生鲜类外卖会先裹上塑料袋,敷上冰袋,再用银色的保温袋包起来,最外层还要再套上更厚的塑料袋。水果类外卖包装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香蕉要先拿塑料袋装一层,再套上海绵网套。

“我在生活中比较注重环保,去逛超市有自己带袋子的习惯,而且喜欢重复使用帆布袋,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无论是外卖还是快递,遇到绿色包装的,我会给店家刷个好评。过度包装,不仅性价比低,也让我有一种污染环境的内疚感。”林楠说。

除了快递之外,在线下一些超市和商场,过度包装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在北京市西直门一家生鲜超市里,笔者看到,大部分瓜果蔬菜都是包装好的,几乎没有散装,甚至有很多“豪华包装”:一串提子不仅要被装进保鲜袋,裹上海绵网套,还要再装入一次性塑料盒里;一根120克的香蕉会用一个专用塑料袋单独地包装起来;60克的玉米粒单独成袋;甚至一根丝瓜、一根黄瓜都要被单独放进一个塑料保鲜袋里。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包装费用最后还不都是我们来埋单!”退休职工王立华说,自己在逛超市的时候习惯买散装的瓜果蔬菜,不仅实惠,还可以挑一挑。“精致包装”虽然好看,但是华而不实,同样的东西贵了不少,有时包装过于精美还掩盖了质量问题。

政策引导“舍末逐本”

过度包装抬高了成本,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业每年消耗纸质废弃物900余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政策规范的力度越来越大。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昱民介绍,首批快递包装绿色认证目录优先选择了在快递行业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包装箱、胶带等10种产品。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就意味着满足了资源节约、环境无害、消费友好等方面的特性要求。比如,采用天然、可降解或可回收的原材料,严格控制产品重金属含量,无刺激性气味,可多次循环使用,胶带使用少,可回收等。

“以常见的纸质快递包装箱为例,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箱必须使用回收纸或回收植物纤维作为基础材料,并对铅、汞等金属含量进行严格控制,产品封装采用卡扣、拉链等设计,少用或不使用胶带封装,产品气味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使用环保的水性油墨印刷且印刷面积不超过规定比例。”薄昱民说。

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侯延波表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关系到包装生产企业、电商企业、寄件人、寄递企业、收件人、回收企业等多方主体,涉及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理全产业链条以及上下游各方面,相关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截至8月底,全国“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4.3%,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68.5%,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87.2%,新增3.5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回收箱的邮政快递网点。未来,国家邮政局将通过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寄递企业提升绿色包装比例和应用规模、强化配套支撑建设等方式,促进包装领域绿色发展。

“支持国家的这个政策!包装是为了保护商品不受损坏,也是为了看起来更美观,但是过度包装就类似于‘买椟还珠’‘舍本逐末’了。不仅浪费木材资源,还会污染环境。”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李俊文表示。

向“套娃式”包装说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但愿意为过度包装“买账”的人却越来越少。

“作为女生,我承认自己比较看重商品的‘颜值’。比如买礼品和精装书时,就会挑三拣四,还有一些比较贵重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也会担心包装不过关会在运送途中受到损坏。但我也想强调,我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包装,而不是那些‘套娃式’的包装,左一层右一层、拆开一层又一层,把本来普通的商品装进木盒、金箔、玻璃里,这就有些变味儿了。”在重庆一家出版社工作的任桐说。

在包装领域,不少企业也纷纷探索绿色发展之道。

今年“双11”期间,京东物流就联合皇家、玛氏、麦富迪、冠能、伯纳天纯等宠物品牌共同发起了一项以关爱流浪动物为主题的“盒以为家”公益活动,号召消费者将快递箱循环利用。活动期间,消费者只需要按照快递箱上的文案指引,沿虚线裁剪折叠,就可以将纸箱轻松改造成为一个动物小窝,放置于小区楼下、城市街角处等流浪宠物聚集的地方。

抱朴再生创始人刘学颂告诉笔者,过度包装问题,一定程度是商品提供方过于简单片面地理解消费者对品质提升的要求。适当而实用的包装是一种进步,过度包装则会起到反作用。如何降低包装材料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实现绿色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

“抱朴再生是一个通过废弃饮料瓶的回收再生来制作潮流产品的品牌。我们希望以此消减存量白色污染,赋予废弃物以第二次生命。基于‘包装减量、重复利用、循环再生’三大原则,我们的产品仅保留最基本的包装,材质以再生纸与再生聚酯纤维为主,但外观同样精致美观。比如,抱朴再生为连锁咖啡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将其部分门店废弃的冰杯与饮料瓶循环再造成礼袋、礼盒丝巾,就兼顾了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刘学颂说。

在刘学颂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为过度包装“买账”的人会加速减少,“少即是多”“简约即高级”的审美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未来,政府及有影响力的企业、行业组织及媒体,都应勇于担起社会责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包装、绿色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81 字。

转载请注明: 消费升级不等于过度包装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