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一部反映上海媳妇和东北婆婆的家庭伦理剧《双面胶》曾哄动一时,被称为是开创了婆媳矛盾生活剧的鼻祖。
这部一开始风格轻松活泼的生活剧,曾经让人认为是部轻松幽默的轻喜剧片,随着剧情的发展,夫家、婆家、小两口家,那些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把家庭中最不堪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一幕幕悲剧接连上演。
悲剧的来源人人有责,无论亚平、丽娟和婆婆,他们都分不清亲情的界限,希望用亲情来捆绑一切,以至于几个家庭陷入一团乱麻的纠葛纷争、矛盾冲突中,最终致使恩爱夫妻反目为仇,温暖的家庭分崩离析。
看似精明的丽娟在钱财上突破婆家娘家界线,一再妥协听任夫家不断索取。
丽娟结婚父母出了十三万给小两口在上海买房成家,婚后,亚平和亚平妈为了显示在家庭中的地位,声声念念的是男方父母买房出了二万元,绝口不提女方父母做出的贡献,让丽娟十分不满。
其后亚平姐姐单位集资要二十万,对于姐姐超出能力范围内的借款融资,亚平不分析利弊,欣然同意,让丽娟向其父母借,留下了无穷的后患,之后亚平父亲肺癌看病又让丽娟回家拿了三万。
丽娟也曾埋怨:“你们把我当一家人了吗?媳妇在你们那的定义是什么?我在你们家也就是个银行,你们需要我的时候就让我去榨干我父母的血汗钱!”
但刀子嘴豆腐心的丽娟并没有断然拒绝这些无理要求,在亚平甜言蜜语、软磨硬泡下还是一次次满足了婆家的需求,仗着父母的宠爱,不断回家向父母伸手要钱,连哄再骗带威胁撒娇甚至是抢夺,硬是把父母的养老钱都压榨干,最后婆家无力偿还,双方矛盾升级,引发家庭大战。
公婆把儿子家当成自己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以自身标准要求儿媳
实际上亚平也算是位符合上海标准的好丈夫,对老婆嘘寒问暖,端茶倒水,小夫妻亲密无间,恩爱无比。但婆婆到来后,这一切都变了样。
公婆来到儿子家,全然不把自己当外人,按照自己喜好更换房屋布置——亚麻桌布换成了一次性塑料桌布、布艺沙发被铺上了花色不一的毛巾被、名画《大浴女》竟被挂上了日历、吃饭的碗换得有盆那么大……
公婆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对于媳妇左右看不惯,公公说上海媳妇娇贵,不当用,婆婆便说对于晚辈要好好调教,希望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影响改造上海媳妇。
老少观念的不同让婆媳矛盾与日俱增,在丽娟有了孩子后,婆婆又背地里调教孩子说“妈妈坏”,婆媳之间势同水火。
婆婆处处都说为了儿子媳妇好,却是从根本上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反客为主、越俎代庖,直接把家庭女主人丽娟搁置一边,以一种自虐式的节俭辛劳获得儿子的愧疚同情,严重干扰了夫妻俩的日常生活,在恶劣的婆媳关系下夫妻矛盾不断升级,最终走向彻底决裂。
亚平把对父母的亲情孝道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不论对错,坚决站在父母一边
凤凰男亚平虽然靠自己奋斗在上海有了一席之地,在妈妈重轻女思想娇养下也是一个十足的“妈宝男”。
父母回老家了,亚平回到家,拖鞋找不到了 —平时都是他妈收的;洗澡没有热水—平时都是他妈在家提前烧好的,看见丽娟坐在沙发上不闻不问的磕瓜子,亚平越发想念妈在的时候。
家庭中,夫妻关系始终是第一位的,其他亲子关系、父母关系都不能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否则便会乱象丛生。
不可否认寒门出身的亚平对父母孝敬恭顺,是父母的好儿子,对妻子也是温柔体贴,也曾是善解人的意的好丈夫,但当婆媳关系发生冲突时,他作为儿子、作为丈夫没有很好地行使“双面胶”的功能,不问对错,一味地站在父母一方,让妻子忍耐,至使家庭矛盾不可收场,愈演愈烈。
丽娟怒不择言,亚平在其妈妈的鼓动怂恿下,丧失了理智,疯狂地将拳头砸向了丽鹃。正当吵闹之时,孩子因无人看管从二楼上坠下。
大结局是亚平妈病重弥留之际,丽娟带着儿子来到她床前。亚平妈拉着孙子的手渐渐松开,带着对孙子的不舍,老人了却了一生。
电视剧之所以这样让人感叹不已、直击人心,因为《双面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不过现实远比电视剧要残酷,胡丽娟的原型是上海女孩吴丽君,因一位男人的见义勇为而嫁给了他,婚后夫家要娘家出钱给老公弟弟买婚房,加之吴丽君生了个女儿,被婆家嫌弃,一次争吵后,被丈夫重击太阳穴之后被掐死。
相对于无情的现实,《双面胶》给了一个相对温和的开放式的结局,从这个方面来说,《双面胶》不仅仅是一部婆媳矛盾、家长里短的生活剧,而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令人深思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