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关于孩子的叛逆期,宝妈们聚在一起经常谈起,朋友小卢早有耳闻。

谈起叛逆行为,妈妈们更是滔滔不绝,纷纷数落起自家娃的“罪行”,百闻不如一见,要不是小卢这段时间亲身体会,根本无法理解各位家长的无奈。

小卢家女儿刚满四岁,九月份上幼儿园,小卢本以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轻松生活的起点,没成想这竟是“噩梦”的开始:从前乖巧的女儿竟学起了唱反调,甚至和父母顶嘴。

小卢批评女儿不讲卫生,女儿专门光脚在地上走几圈就直接踩上沙发,脸上的微笑满是得意挑衅;让女儿去读书,女儿却顶嘴道:“妈妈还在看电视呢,我凭什么读书?”这让小卢很是头疼。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在与园长的交谈中小卢了解到:原来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都有叛逆行为,3-6岁叛逆行为最为频发,其中又以爱和父母顶嘴为典型特征,这让很多妈妈倍感头痛。

对于这样的孩子,很多妈妈甚至表示: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就是不管用。小卢好奇:又没人教她,孩子是怎么学会顶嘴的?‍

孩子顶嘴就是翅膀硬了?别轻易下结论,可能是敏感期“作怪”

很多家长都和小卢有一样的困惑,还有家长认为孩子顶嘴是“翅膀硬了”,只顾着打骂,却忽视了正确的引导。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孩子自我管理和判别对错的能力有限,很难像成年人一样处理个人情绪,这也就让“情绪敏感期”显得尤为重要。敏感期一般初次出现于3到6岁,家长要给予一定重视。

人们说“三岁讨人嫌”,这是因为三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逐渐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为未来独立人格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与父母交流过程中,难免产生意见分歧,宝宝常通过顶嘴、刨根问底、唱反调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可别小瞧了这个阶段,在这令家长头疼的过程中,宝宝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形成独特鲜明的个性。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敏感期”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面对敏感期,多数家长依然不知所措,偶尔还会打骂孩子,不仅使亲子关系恶化,让孩子不愿敞开心扉,还给自己的身心增加无数负担,费力不讨好。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人在气头上说的话未经大脑,父母必须明白这一点,孩子顶嘴是敏感期作祟,轻易打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学会“说话的艺术”才最重要。

儿童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教,给各位父母以下三句话,归结起来就是:表示理解、阐述原则、表明后果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一、“我理解你很生气,但希望你能明白,你生气时说出的话很伤人”

带着不良情绪说出的话总是伤人的,但家长要理解,此时孩子非常情绪化,说出的话其实根本不经过大脑,他们也是无心中伤他人的,如果此时父母一味责骂孩子,双方均情绪激动,只会让局面朝更坏的方向发展。

与其“火上浇油”,不如先冷静下来,也给孩子冷静思考反省的时间

华盛顿儿时性情乖张脾气暴躁,常与邻居闹矛盾,面对父母的教育,华盛顿总不以为然,还顶嘴道:“有什么关系,最后还是能和好!”父亲为改变华盛顿的坏脾气,要求他每发火一次就在墙上钉一颗钉子,每次克制住就拔掉一颗钉子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父亲设置的规则让华盛顿渐渐学会冷静处置问题,墙上的钉子越来越少,华盛顿欣喜地向父亲报告成果,没想到父亲指着墙上一排洞说道:“钉子拔掉了,但洞永远不会消失,我们的言语就像钉子,一旦中伤他人,就再无法挽回。”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们有自由表达情绪的权利,但盲目放肆会无意间伤害他

二、“你可以表达个人看法,但必须对他人保持尊重”

教育讲究“求同存异”,父母应鼓励孩子勇于表达独立思想,但这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

父母一方面要向孩子明确:顶撞父母是不尊重父母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应以身作则,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不要一味苛求孩子按父母的想法行事。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三、“你可以自由选择,但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很多时候孩子的肆意妄为,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可能引发的后果,任性的孩子总认为不管自己做怎样的选择、犯怎样的错误,天塌了有父母顶着。

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白,父母不是他们的“退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面对3-6岁敏感期的宝宝,教得多不如教得准,读懂心理很重要

家长总想把一切都给孩子,任劳任怨、不怕苦累,没成想还是逃不过事倍功半的“魔咒”,为什么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没有掌握方法是主要原因。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才能快、准、狠地“对症下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17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顶嘴该打还是该骂?李玫瑾教授:都不是,语言“回击”更有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