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一把,帮老人登上数字时代的“电梯”

扶一把,帮老人登上数字时代的“电梯”
公共场所的电梯一般都有这样的安全提示:行动不便的老人须由家属陪同监护乘梯,以免发生危险。相对于不少老人来说,电梯运行速度太快,容易站不稳,有的老人自己根本站不上去。数字时代,几乎所有的生活服务都转向了屏幕、按键和操作系统,从面对面的交流、实打实的接触,转化为对话框、输入法,变得“看不见摸不着”,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这种变化就像高速运行的电梯一样,令人“望洋兴叹”。 

一些老人选择了功能简单的“老人机”,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融入数字时代的放弃——很无奈。但是,数字经济对现实生活的渗透与融合已经越来越彻底,不是想躲就能躲得了的。更多老人拥有了智能手机,但如何用起来,又是一道巨大的“数字鸿沟”。尽管手机上并无“请家属帮助老人学会使用”的提示,这其实是“家属”分内之责。全国老龄办等组织2012年发布的新版“24孝”中,就有一条是“教父母上网”,如今,这一新孝行早该成为子女们不言而喻的默契。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进入数字时代以后,这世界变化得更快了,就像摩天大楼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拔地而起,如果不借助“电梯”不断攀升,很难跟上时代的脉搏,看清周围的风景。谁来搀扶老人登上数字时代的“电梯”呢?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和一些常用APP,其实就可以算“入门”了,在这方面,不少老人们真的需要帮助,而且因为基础相对薄弱,加上记性差、学得慢,需要“搀扶者”更多一些耐心。当然,除此之外还得有必要的安全提醒,不断更新、时常跟进。所以,“搀扶者”除了扶老人登上数字时代的“电梯”,还需要对老人的状态时时关注,给予陪伴。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如果一位老人家有儿女,却无法像其他人一样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在流动的数字影像与声浪中宛如困兽、愈发孤独,说明子女没有尽到孝老爱亲的义务,教会老人上网、用手机、跨过数字生活的门槛。当然,不是说养老孝老就光指望儿女,政府、社会不妨从公益、市场等角度出发,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点单式”服务,扮演好搀扶老人登上“电梯”的“家属”角色。实际上,不少城市社区已经推出了相关服务项目。 

除此之外,必须考虑到总有一些老人没能登上数字时代的“电梯”,只能选择传统的路径“爬楼梯”,他们在消费支付时只会用现金,在看病挂号时只会在窗口排队。对于这些老人,文明社会有义务提供“托底”服务,人性化的单位还会预先考虑到老人的实际困难,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说,数字时代的“摩天大楼”再高,也不该拒绝老人上楼的要求;而从社会运行成本的角度来说,扶老人上楼,“乘电梯”当然还是比“爬楼梯”高效得多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55 字。

转载请注明: 扶一把,帮老人登上数字时代的“电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