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电池危机”,制作动力电池所需要的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暴涨,加之供应链产能不足,导致电池价格居高不下。
除了贵以外,现在的动力电池,还面临着比较大的技术瓶颈。厂家要想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要么采用“插电”混动的形式,要么增大电池体积,降低车身风阻系数,但事实上,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那就是汽车的轮胎。
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不仅要承受车身重量,还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使汽车运动,并保持一定的操控性,还要考虑耐用性和舒适性等多种因素,是一种技术复杂的重要汽车零部件。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破千万,各大轮胎厂家也看到这场“电动化”革命下的机会,纷纷响应,推出了自家的新能源专用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德国马牌eContact轮胎、米其林e·聆悦和竞驰EV、倍耐力ELECT轮胎以及固特异ElectricDriveGT等。
有人说,轮胎厂针对新能源汽车研发专用轮胎的做法,有些多此一举,是一种营销噱头,其实不然。早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轮胎的性能取向,就会对燃油经济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这种影响则更为巨大。
这是因为,各大厂家为了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增大了电池体积,使得新能源车车身又高又重,在此情况下,轮胎必须要有更强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安全。
此外,由于电动车的电机系统,在起步阶段所产生的扭矩,普遍要比传统燃油车更大,这也意味着,轮胎必须要承受更多的摩擦和侧壁压力,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轮胎的磨损率,有权威机构研究结果显示,车辆每增重500kg左右,轮胎就会增加 20%左右的磨损率,这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轮胎寿命,普遍低于燃油车。
除了磨损问题外,由于没有了发动机这一噪音来源,因此电动车的胎噪会比较明显,让轮胎变得更为安静舒适,也是一款优秀的新能源汽车轮胎所必备的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轮胎的滚阻系数,以便于提高续航。
不过常识告诉我们,静音、耐磨与良好的经济性是很难同时共存的,它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互相制约的关系,要想同时兼顾上述优点非常困难,即便可以,其产品价格也必然很高。
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车型,去平衡好耐磨性、抗湿滑能力、滚阻系数这三项轮胎的重要指标,并在配方、花纹、结构等方面不断创新,研发出适配性更好的轮胎产品,将成为,未来轮胎工程师们的工作重心。
据悉,目前全球电动车所配套的轮胎,总量约为1900万条左右,而这一体量或将会在5年后,扩大到1.8亿条的规模。由此可见,各大轮胎厂选择进军新能源赛道,推出自家的专用轮胎并非噱头,而是实实在在响应市场刚需的表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