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吴敬才(左一)在溪后村开展科技服务。
中国日报福州9月5日电(记者 胡美东) “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福建省南平市对破解“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一人扶持一个产业,走出一条“三农”突围之路,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二十多年前,从德国莱法州进修园艺栽培技术归来的吴敬才,从农艺师“变身”为全省第一个下基层的“一号科特派”。二十多年来,转岗位不转科技特派员身份的他,一路见证了特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90年代,闽北粗放型小农经济陷入困境,农民增产难增收更难。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破,线断,人散”,农业良种匮乏,农业科技普及率低,农民凭经验“靠天吃饭”,农业产值和效益低下。
驻村开智
1998年底,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吴敬才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到南平延平王台镇挂职镇长助理,派驻溪后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工作。谁也没想到,他的下派就是一场闽北大地“体制性的革命”的开端。1999年初,南平市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下村为农民服务。吴敬才成了第一位驻村的农业科技人员。
那时候闽北刚刚遭遇了洪灾,农业生产还没恢复元气,溪后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除了粮食就是一些水果。村民有心想要增产增收,但受制于农业专业知识的匮乏,种出来的果蔬品质低下,价低难卖。
吴敬才在金太阳非洲菊大棚开展螨虫防治工作指导。
吴敬才驻村后,一肩挑起全村的果树、蔬菜、土肥、林业等各项专业技术的指导工作。白天,在田间山头手把手地为村民指导示范该如何进行选土、施肥、修剪、嫁接、防害、打虫;晚上,在村部大会议室里,为求知若渴的村民讲授农业科学的专业技能。经过技术指导和培训,第二年,村民们种植的雪柑就卖到了每亩7000多元,收入翻了好几番,果农们个个喜笑颜开。
驻村期间,吴敬才吃住在村里,与村民打成一片,打开了村民接受和应用科技的“风气”。因吴敬才的驻村,溪后村被誉为“科技特派员第一村”。近年来,溪后村探索“科特派+”的模式,科特派与绿色金融有机结合,创立了“科技特派贷”,由科技特派员推荐,授信37户,金额超过了600万元,解决了农村产业融资难题。
引种利农
驻村三个月后,组织上把吴敬才调往新组建的大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任科技特派员。一到园区,吴敬才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实施完成省科技厅《引进国外农业优良品种,建立闽北农业推广示范园区》的高科技项目。
以吴敬才为技术核心,园区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铆足劲,连续一个月的挑灯夜战,吴敬才带领小组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当时园区的主要任务就是试种国外的优良品种,筛选出适宜闽北山区丘陵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作为技术带头人,为了掌握每一个试验数据,他白天顶着骄阳,下田间进行试验观察,数叶片、量株高;晚上忙于试验分析,整理材料、数据、翻译外文种子说明书。
吴敬才科特派在大横园区指导番茄种植。
在大横现代农业科技园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吴敬才不仅努力带好队伍,培养了5名农艺师,19名助理农艺师,而且从834个国外优良品种中初步筛选出96个适宜品种在当地进行推广种植。其中就有日本网纹甜瓜、日本板栗南瓜、荷兰麝香百合、美国番茄、日本长香辣椒、玫茄一号、德国金鱼草花和非洲菊等,这些新品种都对闽北乃至福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产生深远的影响。
普及科技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2010年3月吴敬才接手新项目,而且一干就是十二年。2005年离开南平调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后,吴敬才既是科技特派员,也是农村普及科技的“教头”。
调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吴敬才在新组建的培训中心长期从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走遍八闽大地,拍摄农业技术推广视频,推动各种形式的农业培训,成为10多年来吴敬才工作的主旋律。
截至2021年共举办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主会场130 多期,区域性田间实地培训80多期,邀请全省农、林、水等各行业专家授课 660 多人次,累计培训1100 多万人次。直播后制作流媒体课件上传福建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党员e家、微信小程序“福建12316”兴农讲堂、云上智农、“慧农信”微信公众号、省农科院远程培训栏目等平台,累计点击观看量达300多万人次。
屏南县源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原霖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每月10日下午3-4点是“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直播的时间,时常关注直播预告的张原霖,一旦有关果树技术方面的培训内容,都会组织合作社的社员,准时守在电视机前锁定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观看直播。正是得益于这个远程培训,源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个个成了果园技术管理“专家”。、
吴敬才察看紫云英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