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11月28日电(记者朱绍斌)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将于29日至30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这是新冠疫情发生后,中非友好大家庭克服困难、如期举行的一次盛大聚会,体现中非彼此间的深厚信任与坚定支持,以及携手因应世界变局的勇气和担当。中非从来就是命运共同体。历经数十年辛勤浇灌,中非合作已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改善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非合作令非洲基建面貌显著改善。仅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国企业就利用各类资金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公里、电力装机容量1.2亿千瓦,通讯骨干网15万公里、网络服务覆盖近7亿用户终端。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说,中国推动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取得显著发展,为非洲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能量。
11月22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近郊的辛迪亚村,村民使用“万村通”项目的电视机顶盒观看电视节目。
“万村通”项目是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中非人文领域合作举措之一,旨在为非洲30多个国家的1万个村落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并向20万个非洲家庭捐赠机顶盒。(新华社记者李琰摄)
中非合作为非洲发展带来诸多新机会。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非洲设立各类企业超过3500家,聘用非洲本地员工比例超80%,直接和间接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2017年以来,中国从非洲服务进口年均增长20%,每年为非洲创造近40万个就业岗位。近年来,中非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丝路电商”合作不断推进。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纳德·鲁沙布瓦认为,非中在数字经济领域加强合作,将为非洲国家带来新的投资和发展理念与机遇。
中非合作助非洲增添发展内生动力。中国大力支持非洲教育发展,帮助非洲培养急需人才。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信托基金项目,累计已在非洲国家培训1万余名教师。2018年以来,中国在埃及、南非、吉布提、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与当地院校共建“鲁班工坊”,同非洲分享中国优质职业教育。中国还与非洲国家建设了一批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创建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不少非洲学生反映,中国的培训“授人以渔”,令他们“变得更有能力也更有自信”。
这是4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揭牌仪式28日以在线形式在埃塞俄比亚技术大学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两地举行。中埃双方表示,期待鲁班工坊为促进埃塞职业技术培训和助力中非合作作出贡献。(新华社记者汪平摄)
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12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贸易额占非洲整体外贸总额比重连年上升,2020年超过21%。中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对非出口技术含量显著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对非出口额占比超过50%。截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非直接投资超过430亿美元。
中非合作硕果累累,中非情谊历久弥坚。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和非洲国家始终是风雨同舟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肝胆相照的好兄弟。中非友好关系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考验,双方在关乎彼此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始终坚定地站在一起。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非洲人民慷慨解囊支援中国人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这份情谊让中国人民倍感温暖。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中国先后在40多个受灾非洲国家实施粮食、供水、妇幼、教育等民生项目,受益人数达1000多万人,有力促进了受灾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新冠疫情暴发后,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中非携手应对,中非友谊得到新的升华。
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非将再次共同规划中非关系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中非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提质升级。有理由期待,中非合作将涌现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中非人民。面向新时代,中非人民团结合作,将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榜样。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