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现场
当明媚的阳光遇上节节攀升的气温,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春回大地”的感觉。但是,北方春寒料峭,气温变化快,昼夜温差大,这个时期,打寒战的情况常有发生。急救医生提醒,打寒战是容易被混淆的一种临床症状,在生活中常被忽视而出现严重的后果。
近日,沈阳急救中心浑南一分中心闫宇驰急救小组救治了一个相关病例:家人以为是“抽搐”,其实是打寒战的老年病人。
求助:有一名老人身体不适
2月18日20时许,沈阳急救中心浑南一分中心闫宇驰急救小组接到了120指挥中心指令:“浑南某小区,有一名老人身体不适,请立即前往救治。”
旋即,急救小组驱车前往现场,经验丰富的急救驾驶员曹俊通过车载电话第一时间确认病患位置。另一边,闫宇驰医生通过电话和家属了解患者病情:这是一名男性老年患者,脑梗塞住院治疗后刚刚出院不久。晚上在家突然发生抽搐,家人担心再次出现脑血管病。
现场:不是“抽搐”是打寒战
到达现场后,当闫宇驰看到患者后,发现患者神志清醒,还能说话。闫宇驰判断,老大爷浑身抖动的发病状态并非抽搐发作,而应该是发热引起的打寒战。
患者家属反复强调患者体温正常,并没有发热,此时闫宇驰再次向家属追问患者的身体状态了解到,老人近期脑梗塞发病后卧床及进食有呛咳的情况,不排除外肺部感染,从而导致发热的可能。最后,多个细节证实了闫宇驰的判断。
应对:一边说服家属 一边积极治疗
闫宇驰一边果断地向急救护士王占超下医嘱,予以进一步生命体征监测,实施吸氧及建立静脉通路等。另一边,面对家属的焦急与不解,她耐心地解释患者为什么不是抽搐?为什么不给患者使用治疗抽搐的药物?
闫宇驰向家属解释:“抽搐一般有癫痫病史,当抽搐发作时,患者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口角流涎、眼睛歪斜,甚至会出现肢体强直抖动。而打寒战的患者一般来说,整个过程意识是清楚的,浑身发冷,这个时候如果测量体温,会发现体温逐渐升高。”
在急救人员细心救治下,患者的抖动减轻了,王护士再一次复测体温,“患者体温38.7℃。”看着急救人员快速果断的治疗和耐心细心劝解,家属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来,对急救小组予以了认可。
在转送患者至医院的途中,闫宇驰进一步向患者家属解释情况,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并给予患者悉心照料,这一切让患者家属很是感动并连连称赞。
提醒:打寒战很常见但容易被混淆
急救医生提示:打寒战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但容易被混淆的一种临床症状,体温骤升过程中常出现该症状,当体温达到高峰后会持续一定时间,此时体温中枢不再发出打寒战的“指令”。因此,打寒战早期患者体温往往正常或低热,当打寒战停止后复测体温却达到了“新的高度”。大家一定及时关注自己身体状况,尤其是打寒战、发热症状,请尽快拨打120或就近就医,切勿盲目用药。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 急救供图、IC—photo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