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上个世纪,日本对中国国土的侵略行径让国人们痛恨不已,不过双双相互舌战这么多年,人们发现,日本人还是有不少优点值得人们学习的。其中,日本普遍的工匠精神、街道的干净整洁都受到了中国人的认可和夸赞。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除了民风上显而易见的差别之外,中国人还发现了两国的基础建设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日本的沥青公路不管是修了多久,看起来都像是新修的那般光亮,而反观中国同样是用沥青铺就的路面使用久了一定是坑坑洼洼,到处都是补丁,而且隔三差五地就会“返工”。

路面打补丁、下陷、开裂是我国公路上屡见不鲜的通病,那么为何中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原因可不止一两点,首先就是中日双方的国土面积大小的差别。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尽管中日两国都用沥青铺路,但是中国的国土面积比日本大上不少,不可能全都是用沥青铺路。而且中国的公路众多,并不能每一条公路都如日本那样修得精致。

而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些省份的面积大,没有那么多地方用来修建基础设施,他们可以花更多的心思来提高公路的质量,追求完美。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此外,中国和日本的发展策略不同。日本的公路能够做到如今这种程度,很大原因是有前人的经验积累。而中国在成为“基建大国”之前,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为了能够快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先铺路”就成为了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只有交通设施建立起来了,各地往来方便了,经济才会腾跃,所以最初,大家还只是追求“量”。有了量之后,公路才开始一步步“升级”,比如一会要在公路下面铺设水管,一会又要铺设天然气管道等地下设施。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所以,即使是精修的路面也难逃被打掉重修的命运。不过,这样做的弊端,相信大家也都感受到了。一旦某条公路返修,交通就会变得更加拥堵,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日本人对自己基础设施的态度很认真,不仅会对沥青路面定期做精细地检测和维护,而且对能在沥青路面行驶的车辆也做了严谨的规划。比如,每条马路都有严格的限重规定,而且日本的单行车道众多,虽然对于民众来说麻烦一点,但是有利于公路长远的保养。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中国人则更加“自在潇洒”,俗话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中国人修路也是如此,哪里有需要,就往哪修路,若是时代变迁,有些路逐渐没有人走了,也就成了杂草丛生的荒路,再不会有人搭理。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最后一点,也是常被人们忽视的一点,日本的国小人少,素质教育普及度比中国高了不少,博士村的现象在日本并不少见,很多建筑场地的工人都是大学生等高学历的精英人群,这也是日本的精英工匠云集的主要原因。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而我国而见相互行业的精英比较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很难真正愿意参与到“底层”的工作中去,道路的修建没有严格的规范,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而且,我国若是出现了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还要被人们当作是“大熊猫”来对待,也是让人唏嘘。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虽然中国的公路总是返修,打补丁,是有充分的理由,但难免让人尴尬。不过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之路中,我们学会了精益求精,侧重事物的质量和长远发展的特性,也有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在基础建设中投入了精力和心血,人们的生活质量会更加优化。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80 字。

转载请注明: 中日都用沥青铺路,为啥日本看着像刚修的,而我国却频繁修补?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