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治理治出“幸福水”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加强蓄水保土,积极营造绿水青山,夯实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基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水利厅与人民网山东频道携手推出“水土保持营造绿水青山”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感受水土保持在建设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之力。
人民网济宁8月10日电(宋翠 刘祺)位于山东省邹城市的峄山和牙山,因奇石而闻名,不但是驴友们热衷爬山的好去处,也是网红直播的打卡地。其实,吸引他们的,不只是形状各异的奇石怪岩,更重要的是这里秀美如画的风景。
邹城市牙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所在地,风景秀美如画。(邹城市水务局供图)
牙山(大牙山、小牙山)两相望,梯田层层依,碧波湖中荡,白鹅荫下憩,绿树相掩映,花儿迎风摆,园中漫步走,不是神仙赛神仙!当记者漫步其中,感觉所有的语言和文字都无法表达那种山水间的惬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也不过如此吧。
这是2018年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邹城市牙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所在地。据当地村民讲,过去,这里是高低不平的山地丘陵,土地瘠薄,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由于只能种植花生、地瓜等农作物,农民收入比较低。
“以前都是荒山,光秃秃的一片片荒芜,土地都是零散的一小块一小块,有个大沟,一下雨从坡上冲下来的土就淤在沟里。”72岁的李俊水大爷是高皇村村民,他指着眼前的绿水青山,笑着说,实施水保项目后,荒山变梯田,山下种上了果树,有山楂、核桃和石榴,比着赛似的长。我在石榴园打工,修修花,剪剪草,工资2100元,小日子别提有多美了!
实施水保项目后,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秀美家园。(人民网宋翠 摄)
邹城市牙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位于峄山镇北部,涉及高皇、刘营、上山、下山、贾家洼等5个行政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平方公里,主要治理措施及建设内容为:新建石坎梯田10公顷,整修低标准梯田574.28公顷;封育治理面积265.72公顷,新建封育碑2座,新建浆砌石拦水坝1座、维修塘坝4座,建设高标准拦蓄工程12座。
“曾经干枯的沟道层层拦蓄、碧波荡漾,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水土、保肥的‘三保田’。”邹城市峄山镇高皇村村支部书记、主任盛太勇告诉记者,环境的改变,吸引了社会资本的流入,建设了牙山流域高标准石榴示范园,园内完善了景观园、采摘园、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了集生产、采摘、观赏于一体的现代精品示范园,丰富了峄山、牙山文化旅游内涵,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年增收700余万元。
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而今村民们逢人便说,村子旧貌换新颜,“泰山红”大石榴笑裂了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的思路,坚持山、水、林、田、路同步规划及实施。”峄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付庆涛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高标准建设了石榴园、核桃园、樱桃园。项目实施后,可年增蓄水保水量23.53万m3,成为群众绿色发展的幸福水。
集生产、采摘、观赏于一体的高标准石榴示范园,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年增收700余万元。(张永华 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邹城市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林田路村景一体规划,治水、整田、修路、营林、布景相结合,统筹解决民生和生态问题。先后实施了鸿山、牙山、孔沟、枣沟等重点小流域治理,十三五期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2平方公里。
“我们将水土保持措施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突出治水、治污、致富。”邹城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启征表示,为推动小流域项目建设,在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及水土流失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综合治理后的小流域,初步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成效,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村子旧貌换新颜。(张永华 摄)
“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很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采摘、登山,观光、自拍。”盛太勇自豪地说,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我们这里山美、水美、环境美,水旺、树旺、人气旺,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观光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