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终于对美国总统大选表态:
尊重美国人民选择,向拜登和哈里斯表示祝贺。
同一天,美国媒体集体报道了大选选票的最终归属情况:
此前悬而未决的州当中,特朗普只拿下了北卡,其他都让拜登拿走了;
如此计算出的最终票数,拜登还不是像之前预计的赢一点点,而是306比232大胜,这个结果,跟四年前特朗普对希拉里一毛一样……
不少人长叹一声:川皇没戏了。
但那边的情况看起来还远远没有落停。
前一阵子懂王对各州选票情况发起全面挑战,甚至表示要对拜登获胜的“全部的州”都发动诉讼。可事情的发展似乎不如人意,特朗普方面在宾夕法尼亚和密歇根的起诉都被地方法院驳回,而威斯康星州则表示:重新计票?可以,交钱!
但近日,焦点之一的佐治亚州宣布将对该州近500万张总统选票全面重新计票,而且手工进行。听说宾州也要重新点票……
正如川皇本人所言:才刚刚开始!
虽然懂王一夜白了头。
仔细回顾下前面中国外交部的发言,就会发现在“祝贺”后面还有话:
美国大选的结果会按照美国的法律和程序作出确定。
乌鸦前两天给大家科普了,所谓的“大选日”之后,按照美国法律,总统选举理论上还远没有结束,还有12月14日的选举人投票(届时选举人可以“叛变”,不选之前本州选民投出的人选),明年1月6日的国会两院清点选票,1月20日的新总统正式履任,流程而言理论上还有变数,咱们外交部的说法那是严谨的。
而这段大选后的“空窗期”,可以有很多操作,懂王怎么会轻易放弃呢?机会再小,也要博一下。
其实,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空窗期”的种种奇观——拒绝承认败选、要求重新计票,对选举流程发起诉讼……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20年前的美国大选,就把这些要素都占全了,制造了历史上曲子最多的一届总统选举。
当时的总统候选人,是民主党的时任副总统艾伯特·戈尔,和共和党的时任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W·布什,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小布什。
后见之明,大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小布什胜选,而且4年后还连任了,干满两届8年。但2000年他选上的过程,却是戏剧性十足。
当年的大选日临近结束,票开得差不多了,戈尔以260对246领先小布什,距离270票的胜选线一步之遥。这时候,尚未开出结果的一个摇摆州成了最大的关键。
这就是拥有25张选举人票的佛罗里达州。
戈尔赢佛州,那就是至少285票的完胜;而小布什虽然当时落后,但一旦拿下佛州,就刚刚过线——271票,将一举绝杀!
面对几十年来两党最重要的“战场州”,双方在佛州都花了很大的力气。小布什的底气在于,自己的亲弟弟杰布·布什是时任佛州州长,在选举结果出来前就已经安排了诸如剔除部分新移民、穷人投票权,提前关闭部分投票站等小动作;但民主党方面的势头还是很猛,当天开始的选情,是戈尔占先,美国五大电视网和美联社甚至急不可耐地先后宣布戈尔胜选的消息。
直到近两个小时后,美媒才发现出了问题,纷纷撤回先前的报道,并称佛州选情变成“无法预测”(Too close to call);又过了4个小时,结局反转,各家媒体先后宣布小布什拿下佛州并一举反超赢得了大选。
这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半夜2点多。
对手刚踏过270票的“及格线”,但戈尔还是按“惯例”给小布什打了祝贺当选的电话,并随车队赶往纳什维尔战争纪念广场准备发表败选演讲。不少外国领导人也提前给小布什发来贺电(德、日、韩位列三甲)。
就在这时,戈尔的竞选主任给他来了一通电话:你还没输呢,佛州的票有问题。
同时,各大美媒也撤回了布什胜选的消息。
短短两个小时,剧情又双叒反转了。
佛州的票有什么问题?
最显而易见的是,小布什领先的票数太少,会自动触发佛州选票的重新计票程序。按佛州选举法,竞选双方票数差距在0.5%以内,自动重新机器计票。当时小布什2909135张选票,戈尔2907351张,布什只多出1784张,相当于州选票总数的0.0299%。
结果至少也得等机器重计结束后才能出来。
而微操的层面,问题更加有意思。
美国大选虽然本质上是共和、民主两党的“二人转”,但其实每届选举都会整几个专业陪太子读书的“第三党”、“第四党”……包括他们自己在内,没人会认为他们能赢,甚至他们连“搅局者”都算不上。
然而2000年,第三党真的影响到了总统选举大局。
当年,美国改革党候选人布坎南也参加了总统大选,那当然选民选票上也有他的名字。
在佛州的棕榈滩县,使用了一种特殊样式的纸质选票。选票设计是蝴蝶形的,候选人名字印在对开的两页纸上,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以此类推,选谁就要把对应的孔打穿,而这些孔,是竖排在选票的中轴线上。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选票上第一个孔代表小布什,而你想选戈尔,应该打第几个孔?
第二个?那你就掉坑里了。答案是第三个。第二个孔对应的是票面右侧最上方的布坎南……
那些认为自己看花眼投错票的人就聚起来抗议要求重投。布坎南本人甚至都站出来表示:确实有很多要投戈尔的人错投给了自己,他在佛州拿到的选票,20%都来自棕榈滩县,远远超出自己在该州其他各县的选情。
而大选票面另一个坑在于,确实存在很多让机器误读选民投票意向的bug。
选票打孔的位置,是这个样子的:
机器读票,必须要把这个孔完全打穿,但凡原本孔上的纸没有完全脱离票面,机器就无法读取而形成废票,上面的图就显示了机器无法读取的各种情况。
投错了重投,这个就不要想了;而票面设计容易造成废票,也不是机器重新计票能解决的,这个问题,必须要人工重计才行。
民主党方面当然想要重新计票,而共和党方面则愤怒地表示:人工计票操作余地更大,不是更不可靠?(20年后想重新人工计票的变成了共和党……)
此时,正在进行的机器重新计票显示,双方的差距确实有缩小。戈尔方面决定乘胜追击,发动人工重计,以此争取翻盘。
棕榈滩县决定,先抽样。他们随机取出4500张占全县投票1%的选票来进行手工计票,看看是否和机器统计的有差异。结果显示,按抽样比例,戈尔将会逆转。
于是棕榈滩县准备对全县选票进行人工计票。
长达一个多月的诉讼战,由此打响。
11月13日,小布什方面向佛州迈阿密联邦法院提出控告,阻止包括棕榈滩县在内的佛州四县人工计票。遭到院方拒绝。
但毕竟佛州的政务系统是自己人。佛州州务卿共和党人凯瑟琳·哈里斯宣布,人工计票可以,但必须按佛州“7天内宣布选举结果”的规定在11月14日下午5点截止。要知道这四个县有178万张选票,这个决定等于说不让人工计票进行。
这回打官司的变成了戈尔一方。民主党向佛州巡回法院提出申请,延长人工计票的时间。法官同样予以拒绝。
就这样,到了14日下午5点,还有三个县票没点完,哈里斯直接“吹终场哨”,宣布小布什领先300票胜选。共和党马上宣布承认该结果;而民主党又上诉到了佛州最高法院。
佛州高院是民主党的地盘,7名法官6个是民主党的人,结果自然是小布什吃瘪。11月20日,裁决准许人工计票继续,时限延长至11月26日,州务卿不得提前宣布选票结果。
你的地盘我惹不起,可是我也有我的地盘!小布什团队决定: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诉。
联邦最高院,性质上属于“上诉法院”,也就是说你得先起诉,出结果之后不服再上诉到我这。换言之,不先在地方法院走一遭,就上不了联邦最高院。
美国素称司法独立,法院“没有政治立场”,所以最高院的裁决那就是美国人的“圣旨”,没人不服。
但从里根时代开始,联邦最高院呈现出明显的“右倾”趋势,从1986年开始至今,首席大法官一直是保守派。2000年,时任首席是保守派大法官威廉.哈布斯.伦奎斯特,而所有9名大法官,6人为共和党总统提名。
11月24日,联邦最高院决定受理小布什的诉讼,此案正式定名“布什诉戈尔”案(Bush v. Gore)。
诉讼过程中,大法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双方都觉得系统不公平,那应该按什么标准才算公平?
共和党:规矩就是规矩,孔没打穿、没打对,那就是废票!
民主党:选票上的“民意”才应该是算数的。
到12月9日,最高院终于做出裁决:5比4,下令佛州立即停止人工计票,并把佛州高院允许人工计票的裁决判定为违宪。
这个判决,就等同于说:小布什赢了。
这5比4当中,大法官的意见泾渭分明,完全分成水火不容的两方,“司法系统无政治立场、不涉政”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可是如果去回顾彼时我们国内对此的主流声音,注意力并没在那次大选的大乱局,反而是集中于夸赞美国司法的独立性,美国人对宪法的尊重云云。
当时还有很多人引用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话:"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并可由蠢才们运作的体系。"
为什么呢?
要知道看到美国大选如此乱局,美国的对手们早就笑得前仰后合:
时任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接受采访时笑称:“看着美国现在发生的灾难,我们不知还要笑多久!简直一团糟,这就是所谓的民主模范。”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则给美国出了个“好主意”:“戈尔、布什你们俩每人干两年,谁得票多,谁就先当总统;得票少的,就当后半任总统。”
我们太蠢吗?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当年的美国,并没有陷入真正的乱局。
在联邦最高院裁决出来之后,其实对于戈尔仍然不是死局,他的很多幕僚也劝他回佛州高院继续打下去。但戈尔拒绝了,他选择去维护“法律”在美国的至高位置,他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
“我不能赢,即使我赢了,我也不能赢。”
12月13日,戈尔正式承认败选,再次向布什致以祝贺:
“联邦最高法院已做出了最后裁决。虽然我并不服这个决定,但我会坦然接受它,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我会接受下星期一选委会做出的竞选最后结果。今天晚上,为了民族的团结和民主的力量,我承认竞选失败。”
于是,2000年美国大选,最终结果几乎达到了大选最激烈可能性的上限——小布什271比戈尔267险胜(当年12月选举人正式投票时共和党一名选举人临时“叛变”弃权,最终结果为270:267)。
当然,这次选举后小布什任期的8年,对我国也是意义非凡(手动狗头)……
戈尔可以继续缠斗下去而主动弃战,保住了美国“民主样板”的颜面。但这一出续的到底是谁的命呢?此后的多年岁月中,美国只是在按照惯性行进,自己的问题却是一点没见解决,至今,它暴露得更加明显,社会的分裂在20年后已经浮在表面之上。
2000年美国大选“悬崖勒马”,续了“灯塔”的命,却折了美国的寿。
当今天面对一个不像戈尔那样“顾大局”的人物,一切就开始变得不对劲了起来。
维持“美国体系”良好运行的基石到底是什么?真如弗里德曼所说“由天才们设计,并可由蠢才们运作”?
事实证明,这个体系,只有“布什戈尔”们才能“运作”。
小布什和戈尔,实质上代表的都不是他们个人。作为个人,戈尔真的那么心甘情愿服输吗?
在大选陷入乱局时,连时任总统克林顿都有点不想继续支持自己的副总统了,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实在定不下来,我可以再干一届。”戈尔听了十分恼火:“看来总统想在余下的任期里天天在电视上露面。”
联邦最高法裁决出来之后,民主党领袖及律师团成员要求戈尔认输。而且,到裁决出来,选举人正式投票已经迫在眉睫,戈尔想继续反击,手上可操作的牌也已经接近枯竭。
更重要的是,对于戈尔来说,他最后的决定,比当不当总统,要重要得多;甚至,布什当还是自己当,这个区别,远不如是否“尊重法律权威”的区别大。
小布什、戈尔,本质上是同一类人。
他们,就是美国的“精英”。
相比于“谁是穷人”这个明确的问题,“谁是精英”就要复杂得多,“谁是美国的精英”那就更加复杂。
美国的精英,是存在共识的,你要认同“资本主义”,要认同“法律至上”,要认同一切的“美国价值”。而且,不是因为你是精英,才有这些共识;而是你要有这些共识,你才是精英。
想要当精英,又不想受精英条条框框的限制;你想在鹅城挣钱,又不想给黄老爷跪着,在以往的美国大选中,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有精英,才能统治美国。所以,所谓的“美国体系”,那是为美国精英“量身定做”的体制,他们对美国“精英治国”的惯例相当有信心,从来就没想过由“非精英”统治的可能性,明知有漏洞就是不去打补丁。
精英按精英的方式办事,这体系当然不会显露出什么问题;可一旦坐在原来精英那个位置上的人不按精英方式做事呢?
放在以往,对美国体系发出这种疑问的话,得到的回答就是:不可能!
——不可能有总统候选人败选不承认,不可能有领导人利用民粹搞事,最高法院不可能失去其政治独立性……
但特朗普就把它变成了可能。本质上,他2016年的选举胜利,2020年目前的“选举失败”,只是把一种原本就存在——只是传统精英看不到——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
实际运行中没出问题的时候,弗里德曼的话看起来无比正确,甚至凡尔赛味十足;但问题一旦暴露,就是整个谎言面具的揭破——
美国这体系也许是天才设计,但只能由高度认同这套体系的传统精英才能运作。
近在眼前的,就是特朗普在地方法院闹了一圈之后,把事情捅到联邦最高法院去。今时正同往日,前段时间,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特朗普抓紧自己第一任期的最后时间,急匆匆提名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巴雷特接任,彻底破坏了最高法大法官格局的平衡,本就右倾的最高法变得更加保守,保守派对自由派拥有6:3的绝对优势。
这也许是懂王最后的一张王牌,一个迫使“独立”的大法官们明表政治立场的局。
如果最后懂王真的让美国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们强行通过对己有利的判决,把美国体系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给扯下来,那真的,请容许我尊称一声建国同志!
(责编:杜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