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回家”了!洛报融媒记者17日从洛阳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今年10月底洛阳启动“大树回家”工作,陆续把为地铁建设“让路”的法桐、国槐等移栽回地铁1号线沿线。截至目前,地铁1号线沿线具备栽植条件的地方已应栽尽栽,移栽法桐631棵、国槐42棵,共计673棵。
17日,洛报融媒记者在中州路与定鼎路交叉口看到,数十棵树茎粗大的法桐已被栽至道路南侧。每棵法桐上都绑着保湿带,裹上了塑料薄膜,还用钢架进行四角支撑固定。不仅中州路的法桐已经“回家”了,目前地铁1号线15个站点的法桐和国槐都陆续返回“故土”,包括王城公园站、长安路站、上海市场站、丽景门站、七里河站、启明南路站等。
地铁1号线沿线的法桐、国槐等大树树龄较长、树木高大、根茎粗大,大规模地进行移栽,难度自然不小,从起挖、运输、移栽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精心安排。
洛阳市绿化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绿化工人首先要从凌波桥苗圃基地里挑选长势良好、胸径适宜的树木进行起挖。起挖时要留意根系,根据树木大小不同,根系土球一般是树木胸径的5至6倍或者7至于8倍大。
运输时,有些法桐高约4、5米,土球硕大,一辆运输车只能装下2、3棵法桐,极大地增加了运输工作量。工人们还要在运输车上要垫上软垫,防止碰伤。
如果说以上都是些小问题,栽植才是真正的考验。由于地铁施工、城市建设等多种因素影响,绿化工人将预留的树穴开挖之后,发现里面情况极其复杂。开挖后,有的树穴土层下是老路基、地基、混凝土等,不适宜种植;有的土层下管线密布,树根生长空间有限……针对不同情况,洛阳市绿化管理中心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对树穴里面有混凝土、老路基等硬质隔离的,能破除的尽量破除,保证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对树穴周边有管线的,经和相关部门商议后,适当降低栽种规格,合理避让管线。
栽种完毕后,工人还要给树木打钢架支撑、缠保湿带、扶正苗木、为树穴覆土、浇足定根水等,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栽种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对法桐进行修剪,包括再次疏枝、适当短截、重点摘叶等,优化树形,减少蒸发量。”洛阳市绿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有部分市民对法桐“回家”表示不解;每年夏初,法桐洒落的“毛毛雨”给市民带来许多不便,为何此次还要进行移栽?
洛阳市绿化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法桐学名悬铃木,树形雄伟,枝叶茂密,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法桐是我市的主要行道树,它生长迅速,寿命长,具有极强的抗烟、抗尘能力,对城市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同时具有病虫害少,树形美观,遮阴效果好等特点。
“同其他树种相比,法桐树冠直径能达到15、16米甚至20米,叶幕面积大,遮阳、绿化效果比其他树种要强很多。”该负责人表示,同法桐洒落“毛毛雨”的缺点相比,法桐作为行道树的优点更为突出。洛阳土层深厚,十分适宜法桐生长,尤其是西苑路、中州路上法桐,形成的林荫大道堪称洛阳一景,已融入了城市文化。不少市民对法桐情有独钟,此次移栽也符合市民的情感需求。
虽然“回家”步骤比较烦琐,但洛阳市绿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移栽的成活率充满信心。一是此次经过移栽的树木经过上一次移栽,已长出不少新根系、长势良好;二是此次移栽正值秋冬季,气温逐渐下降,蒸腾量逐渐减少,有利于树木成活。洛阳市绿化管理中心将根据树木长势情况,做好日常管理和养护,同时配合地铁施工工作安排,持续推进移栽工作。(洛报融媒记者孙小蕊 通讯员 胡惠娟 文/图)
作者:孙小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