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4年仅两只导盲犬“毕业”

成立4年仅两只导盲犬“毕业”

驯导员带预备导盲犬外出训练

成立4年仅两只导盲犬“毕业”

位于未央鹿鸣大球场内的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

国际导盲犬日被定为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今年的导盲犬日是4月28日。我国现有1731余万视障人士,西安有7万余名视障人士,却仅有两只可以“上岗”的导盲犬。4年前,西安市第一家也是西北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正式运营。4年来,这里都经历了什么?导盲犬过得如何?导盲犬培训能再快点吗? 近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一探究竟。

日常

洗澡、吹空调、爱干净

穿过一大片绿茵茵的足球场,推开木质的篱笆栅栏门,几个集装箱改成的房子便跃然眼前,这里便是毗邻汉城湖,位于未央鹿鸣大球场内的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占地两亩,“房子”里面布置有犬舍、训练室、洗澡间、办公室,眼前所见便是学校的全部。

预备导盲犬除了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它们日常也跟其他狗狗一样吗?“导盲犬被训练时会戴上特制的鞍具,这是它们进入工作状态的标志,这时它们会精力集中于听从命令,不再被周围的事情所分心;一旦卸下鞍具,它们和普通的家庭宠物狗没有两样,它们也需要玩耍、活动、爱抚、撒娇耍赖、交流感情。”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副主任王兴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一边介绍道,要说不同就是导盲犬受过训练,所以不会啃咬家具、上床、上沙发,也不会偷吃家里的任何食物,更不会在家里随地大小便。

记者看到,导盲犬们晚上栖息的场所——犬舍是集装箱改装而成,大约3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置了一排排相互独立的7个“小隔间”,配有两部空调。王兴告诉记者,犬舍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打扫、消毒,而且导盲犬们一般半个月洗一次澡,集装箱的犬舍房最大的问题是冬冷夏热,因为铁皮吸热性很强,到了夏天,室内就成了高温的“桑拿房”,为了让导盲犬过得舒服点、休息好,犬舍夏天基本24小时都开着空调。

喜悦

4只导盲犬有望今年“毕业”

从一只懵懂无知的幼犬成长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需要学习并通过30多项严格的科目,掌握技能后适配给符合条件的盲人,还要在导盲犬基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和主人磨合训练,互相增进了解和信任,实现相伴出行,这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年时间。截至目前,整个西安也仅有两只导盲犬通过考核“上岗”,普通人偶遇的概率非常小。

“除了如坐卧立行、吃饭、上厕所等基本动作外,预备导盲犬需要进行认识、绕开、指示障碍等训练,共计30多项大科目。”王兴介绍,为了从小培养狗狗与人类的亲密度,1岁之前会把导盲犬寄养到爱心家庭,1岁左右,再接回来进行训练。任何一个项目不达标都会被淘汰,驯养导盲犬的失败率达70%,甚至更高。训练的同时,还要进行细致观察,进行性格测试,导盲犬既不能太胆小,又不能太暴躁。比如一只导盲犬如果对声音特别敏感,汽车鸣笛或者其他声音就会将它吓跑,盲人就会更加危险。

“淡定”和“黑妹”是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2019年年底毕业的第一批导盲犬,一直都是王兴的心头宝。恰好,这几天“黑妹”“回娘家”来了,王兴摸了摸“黑妹”的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告诉记者,今年基地的4只导盲犬“奶豆”“芝士”“暖暖”“默默”有望“毕业”,或将成为基地第二批合格的导盲犬。

尝试

导盲犬“打工”养“家”

云蛋黄、云芝士、云星星、云默默……记者看到五六只导盲犬在户外的“散放区”晒太阳,每只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都姓云。原来因为导盲犬淘汰率高,驯养成本高,从2020年4月起,导盲犬走上了凭颜值“打工”之路。

2020年年初,学校面临着没有场地、缺乏资金的困境,在朋友的建议下,阳光使者导盲犬学校参加了“云养导盲犬”的活动,即爱心人士通过“云养导盲犬”微信小程序,每个月支付10元钱,就可云养一只导盲犬,并进到云养家长专属群,每天可以看到导盲犬的训练视频和照片,持续了解导盲犬的训练和考试近况等,见证导盲犬的成长。目前西安先后有20000人成为导盲犬云养家长。

“导盲犬也是完全免费配给视力障碍患者的,这种商业化的操作模式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基地目前还没有政府任何资金支持。”王兴说,根据相关规则,“家长”将钱打入基金会之后,学校会向基金会申请拨付,“云养”活动中,年轻人居多,大家也根据导盲犬的个性、颜色分别给它们取了名。

导盲犬一般选择性格比较温顺的拉布拉多和金毛,除了血统纯正还要追溯3代,保证3代内“根红苗壮”,没有攻击人的历史,一只幼犬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此外,导盲犬定期体检和外出训练、人员工资等花费,因此学校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王兴说:“‘云养导盲犬’热度慢慢淡了后,现在一个月就是大概一两万的‘收入’,不稳定,每个月学校基础开支约6万元,全凭自己上班来补贴,为此家人意见也很大。”

希望

提高公众对导盲犬的认知

因为工作中经常与一些视障人士接触,加上本身喜欢狗狗,王兴才入了这一行,没想到,导盲犬培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2017年,王兴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长安区租赁了废弃的80亩葡萄园,三人凑出100万元建设基地。2018年上半年,租约到期,又正巧赶上当地拆迁,一时间没有地方可去。

“建设基地已投入100万元,我们三个把家底都搭进去了,拆迁意味着这些钱都打了水漂。”王兴说,再没有钱投入了,只能将大部分导盲犬分散寄养在当地农民家,而即将毕业的导盲犬,由驯导员带回自己家里暂时安置。后来,在莲湖区残联的帮助下,学校暂时搬到了莲湖区残联的楼顶上,直到2020年4月开启“云养导盲犬”活动,才重新租赁了场地,算是重建了学校。

最让人遗憾的是,在“新家”建成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20多只待驯导盲犬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训练,错过了最佳训练期,很多科目学不过来,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全部淘汰,这也就是为啥这几年基地“毕业生”少的原因。

学校最低谷时,很多视力障碍患者打来电话,有人问什么时候可以适配导盲犬,还有甘肃的朋友打电话来要排队,这也成为王兴和搭档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

谈及未来,王兴表示,不少视障人士现在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有时仍然会被拒绝,有的公共场所虽然未明确拒绝,但导盲犬进出其中却遭遇“重重关卡”。“希望大家提高对导盲犬的认知,让社会更加尊重导盲犬的工作。”王兴说:“未来还会想尽办法改善条件,让狗狗们摆脱集装箱中的生活,也希望基地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

文/图 记者 陈静


来源:西安晚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70 字。

转载请注明: 成立4年仅两只导盲犬“毕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