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顺利,在职场上被人随意指责;婚姻不幸福,糟糕的伴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经济能力低下,上有父母要孝顺,下有孩子要养活,自己明明已经很节省了,却依旧捉襟见肘;这就是当代大部分中年人的现实生活,没有功成名就事业有成,反而处处小心谨慎,处处憋屈。
人到中年,不可避免要面临中年危机,所谓中年危机,是指在人生到达一定阶段以后,事业、家庭、健康、婚姻等面临的各种关卡和危机。
这个阶段是每个人一生当中最不快乐的时间段,根据一项世界范围内的药物调查显示,40-50岁的人群服用抗抑郁药的比例是最高的。
心理学家乔纳森·劳赫《你的幸福曲线》一书中,通过研究各国人幸福的程度后,总结每个人一生当中幸福的曲线是呈U型的,U型的低谷就是45-55岁这几年,在此之后,幸福感会渐渐回升。
当然,幸福感的回升并不是因为现实状况发生改变,而是人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幸福是一种很主观的存在,可以随着人的意志而变化。
中年危机不是普通人才会有,不管一个人财富积累多少,都必然会面临中年危机,每个年龄阶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烦恼,我们将人至中年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自诩少年,但后生可畏
心中自成体系的人其实并不会特别在乎自己的年纪,像冯唐前辈曾说“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是少年,还有少年气,好奇心,还有很多想干的事情,还有一种家国情怀。”
但外部的世界并不这样认为,后浪们一波接一波将前浪们推到沙滩上,90后已然步入了中年,更别说80后、70后了。
你觉得自己还是少年,但真正的少年却将你排除在他们的阵地之外。你觉得他们轻浮,但回头一看他们做过的事情,却又不得不感叹后生可畏。
二、身体每况愈下
心态可以通过心理建设始终保持年轻,但身体很难依靠个人的努力而保持活力,年纪到了不得不服老。观察身边40岁往上的人,多少都有点小毛病。
你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明显感觉精力体力都大不如前。以前你可以熬夜作战,为了一个项目几个月几个月的熬,中年以后会发现不行了,熬不住,了解新东西的速度和兴趣俨然没有往日雄风。
第三、没有退路
张爱玲曾说:“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中年人在家是顶梁柱,在公司是中流砥柱,下属朋友家人都需要你的照顾,你不能放松一刻,没有人能够帮你分担,一旦放松了垮掉的不只是你一个人。因此,人至中年压力最大,也最没有退路。
那么,中年人难道没有别的办法,更怡然地度过中年吗?当然有,关键在于你前期有没有做大量的积累,能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放下心中的执念,寻找新的出路。
危机也是机,处理的好就是机遇,处理不好才是危机。
麻省总医院的研究员劳拉·格曼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乔舒亚·哈茨霍恩,通过评估大约5.5万个对象的认知能力,发现人类的不同能力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达到巅峰。
也就是说,人在45-55岁这十年间,虽然精力体力等维度的活力下降明显,但在其他领域的认知能力会明显上升。
人不是万能的神,不可能在某一阶段所有的能力都达到顶峰,每个年龄段只要有一项达到顶峰,便足以支撑我们度过较好的生活。
劳拉·格曼在研究中发现了以下结果:
青春末期——认知处理速度达到巅峰
20岁出头——学习和记忆名称的能力达到巅峰
25-35岁——短时记忆达到巅峰
30岁出头——脸部识别记忆
45-55岁——社会理解能力
65以上——语言知识能力
他们发现,人脑拥有极其惊人的终身适应能力,会根据所处的年龄阶段将需要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所以,一个人能否将常规生命里的所谓危机转化为机遇,在于他对人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悟性。如果能及时准确意识到自身的变化,并相应做出调整,就有很大概率优雅体面地度过中年危机。
45-55岁这个年龄阶段,一个人社会认知能力达到巅峰的阶段。其他研究也表明中年人的大脑更为平静,不易神经过敏,更擅长应对社会情况。
所以,这个阶段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不能再像年轻时一样死磕,及时调整思维,把此年龄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你也可以在中年迎来逆风翻盘。
另外,这个年龄段一定要有向内认知自我的能力,前半生时间都被用来开疆拓土,追寻世俗名利,一般步入中年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
如果没有也就意味着,在这一方面没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了,调整方向,或许还能有新的转机。
人本性心理学认为自我有两种,虚假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虚假的自我更在乎外在的成就;而真实的自我关注“我”的存在和感受。
中年以后,如果在外在事物上已经触摸到天花板了,就要懂得“放”。学会追寻心灵成长,接近真实的自己,渐渐找到灵魂的寄托,心理负担也会因为世俗的压力轻一点。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所探究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幸福,而社会资源就那么多,如果你得不到,难道就注定不幸吗?未必,调整自己对未来的期望,一样可以感受到幸福。
很多幸福安逸的中老年人之所以过得好,不是因为他们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因为他们有最合理的自我判断,以及最节制的欲望。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参考资料:《Psychological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