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这个文科生眼里,汽车品牌是要讲究性格和“人设”的,而这一点,在追求创新和玩法的新能源窝儿里尤甚——闪着未来火星之光的特斯拉被马斯克竖成一面大旗;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则一撇一捺地写出颇具特色的的国货气质;蔚小理为代表的初生牛犊们则通过戳传统油老虎的屁股站稳了脚跟。
一众新能源品牌中,来自沃尔沃的极星应该算得上高冷之王。面向大众的极星2从视觉观感到背后理念无不透露着峻冷的锋芒。极简,高性能,见者无不言北欧。不过同样高冷的价格和实用性不强的续航又让很多人接受不能。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21年4月13日,极星2上市了全新的产品系列,分为单电机和双电机两个版本,分别搭配64kWh和78kWh 2款电池包,共三款车型,售价范围为252,800-338,000元。
这一价格区间各家都无比看重,产品众多,混战正酣:终成街车的Model 3和Model Y,科技味越来越足的小鹏P7,拥护者众多。极星2的到来,显然让锅里更加热闹了。
极星2这款车已经试驾过两次,都在北京。然而在海南岛通透的海风吹拂下,还是让人忍不住去提它的设计。
两年过去,它的的设计语言依旧不落俗套,如今新能源车层出不穷,各种设计元素也不断被复制被放大被发散,然而就像很多被抖音反噬的歌曲那样,广为流传伴随着的是审美疲劳,最初的几分惊艳被无数后来者消磨,精气神丧失殆尽,只剩一段空洞的旋律。
得益于对基因里那股子气质的坚持,极星2收获了极高的辨识度。折线、折角和几何图形的设计,塑造出棱角分明的雕塑感外观,充分独立于其他品牌。
不过,辨识度通常会是一把双刃剑:在设计上特立独行并不一定有利于走量,从众和稳妥是市场上最为庞大的潜在情绪。这种大胆的坚持甚至“执拗”虽然会有失去部分市场的风险,却也多少成就了极星在设计上的壁垒。
不过由于电动车本身的结构,侧面和后面看上去略显高耸,对于喜欢低趴运动的人来说有些不能忍。
新款车型上,位于方向盘中间的LOGO由镀铬变成了黑化设计。可以看出极星继续从细节上抠着气质。设计对一辆车来说太重要了,整体气质往往需要细节来烘托。
虽然试驾的是一款单电机长续航的车型,没有运动套件。但展车上明晃晃的Brembo卡钳和亮橙色气门帽仍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内饰方面,无论配色还是整体设计都体现了极星 “纯素内饰”的理念。据介绍,极星2所采用的Weave Tech座椅材质是设计师从专业潜水服材质中获取灵感,不仅乘坐舒适,触感细腻,更经久耐用、防水防尘、易于清洗,同时为整车减重7.5公斤,实现轻量化需求。Weave Tech材质座椅的增塑剂更是从45%减少到1%,几乎没有邻苯类挥发物。
全系标配12.3英寸的仪表盘和11.15英寸的中控触屏,构成了前排的“数字体验中心”。U型操作区域与中控屏之间像拉开的弹弓,将用户视觉聚焦于中控屏上。同时,极星2也保留了部分实体按键,做工和手感也是一如沃尔沃上的扎实。而在本土化方面,这套谷歌原生的Android Automotive 操作系统也加入了常用的高德地图、腾讯爱趣听等应用程序,并且有着丰富的扩展性。
极星的CEO托马斯·英格拉特是设计师出身,也许正是这种职业化的思维造就了极星在设计上的些许执拗和不妥协。再加上品牌自身的基因,市场对品牌的认同、期许,共同造就了这款有意思的产品。
“海南环岛”的行程安排其一为了景色,其二也是为了试水极星2的单电机长续航版本。
搭载了170kW单电机和78kWh电池包的试驾车NEDC续航565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 7.4 秒。试驾路线为海南环岛公路,时速区间在80-120km/h,极星2在试驾全程的续航表现非常稳定,配合车机地图实时显示“到达时剩余电量”的功能,大大减缓了行驶途中的交率,应对一般的城市和城际出行需求完全没有问题。长续航系列使得它不再只是性能玩具,曾经被续航焦虑过滤掉的部分用户也许会因此而回头。
那么去掉了Öhlins DFV双流阀避震器、Brembo四活塞卡钳、20英寸轮毂,只剩的170kW的单电机版本驾驶感受如何?大可放心,参数的收敛并没有改变它仍是一台极星2的事实。还是之前熟悉的操控感,低重心带来的底盘稳定性,专门调校过的前麦弗逊和后多连杆都让驾驶成为非常享受的事情。而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通勤场景中,动力储备也是足够的。
对了,本次试驾的主题为极星2海南环岛“零碳”之旅。
极星官方表示,他们力争将此次活动打造为行业第一场碳中和接力试驾活动,引入碳排放计算器,让驾驶者可以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碳排放。为了宣传这一理念,他们甚至还专门准备了一期长达50分钟的音频。
而今年9月2日,极星还公布了极星2单电机长续航版和极星2单电机标准续航版的出厂时的总碳排放量(24至25吨之间)。在面对环保这一主题时,生活习惯、用车习惯将是用户的主场,而对车企来讲,则需要着眼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开发、供应链、生产、使用直到回收。
放在十年前,电动车还算是新鲜事物,也通常会被当做一个整体与燃油车做对比。而如今新能源市场蓬勃,“电动车”和燃油车强竞争的阶段已经过去,电动车内部的竞争与比较逐渐增多,在这种“内卷”中,人们当然需要更加个性的、更加贴近使用场景的产品。极星2可能会被冠以“小众”、“高冷”等标签,但最终市场的认可也许正要靠这种坚持来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