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悟|叶小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叶小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之方式展开的大变量、正能量,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伟大壮举。其意义无比深刻,其内涵无比丰富。

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方略、大手笔、大迈进,许多已经在干,许多已经实现;许多还待展开,许多还是愿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说一千道一万,要靠实干,靠团结奋斗、埋头苦干。走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更要善于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因此,认真学好党的二十大报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更要牢记“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尚空谈,求真务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新的问题,多研究一点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多解决一点现实问题。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打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堵点;一个深层次问题,是应对市场经济挑战,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个突出问题:打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堵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关键的一招,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迎来了发展,在发展中赢得了速度,在发展速度中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高质量发展,也是决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的一招。我们在继续发展中加快构建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格局,在保持发展速度基础上进一步赢得质量,在赢得发展质量、走向共同富裕中发达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巩固住不间断“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实践逻辑是:从快字当头启动发展,到又快又好改进发展,再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再到现在的质与量并重、突出质量的“高质量发展”。我们一步一个台阶,硬冲硬打,扎扎实实推进发展。现在,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把握住“好”与“快”的辩证法,国民经济必须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要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同时以稳定的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报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提到高质量发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否则,“高质量发展”就会沦为空喊。

我们的经济发展很有韧性,对此要有足够的信心;但也要防止经济失速,对此也要有必要的警觉。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问题,应当打通、必须打通的“任督二脉”。

研悟|叶小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一个深层次问题:迎接市场经济挑战,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在这条坚韧不拔、永不停歇的路上,我们党正面临着一场市场经济挑战的大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国是当今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经济体量扩增最快、国民财富总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作为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执政党,如何防止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对党员干部的诱惑、对党的肌体的腐蚀,更是我们党必须直面且必须消解的重大难题,是一场新的大考。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坚持问题导向,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第一,从制度上制约权力与资本。为什么在反腐高压态势下,仍然存在不收敛、不收手的现象?为什么腐败的存量尚未清除、增量仍有发生?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是拥有权力的管理者,今天的用权、施政、管理,甚至治国理政的大事,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经济建设又是在市场经济、资本运作中进行的。在这里,资本与权力相遇了。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当权力调控市场,当权力与资本相遇时,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导致腐败。资本不断扩张的冲动和权力不断膨胀的欲望结合,会使得道德的界限丧失,使得法律的界限模糊,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所严厉批判的垄断资本主义,彻底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决不姑息。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打造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态。

第二,从思想上落实固本与培元。在市场经济中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就必须在思想上固本培元。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存在一个“二律背反”:一方面,资本追逐利润,个人追求物质利益,导致拜金主义——排斥道德;另一方面,社会追求公平,市场遵守规则,道德要求自律——要求道德。尤其共产党人应该始终是全社会的道德楷模。正是这种“二律背反”从两端形成的强大张力,使得“两面人”等现象出现。

市场经济是“趋利”的。在市场经济考验中把“利”与“义”协调起来,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义利冲突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为义弃利,鼓励、向往大公无私、舍生取义的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其原因也是特色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能以“厚德”而“载”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遵守市场经济的法则,追求市场经济的效率;但绝不能“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信仰一概物化,把诚信、道德统统抛弃。手持利益这把“双刃剑”,身处社会这个共同体,就需要坚守底线、明晰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底线和边界,就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这是共产党员的需固之本、需培之元。经过了个人利益的觉醒、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何把欲望冲动与道德追求、把物质富有与精神高尚结合起来,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第三,在队伍建设上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不变质,不变色”过去讲得多,现在为什么还要加一条“不变味”?这就是针对市场经济的新考验、新问题来说的。如果变了味,质也会变,如果变了质,色必然变。市场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基础,不可以有分秒间断,不可能把经济活动停下来再整党治党。必须在确保市场秩序可控、经济运行稳定的状态下果断行动,既刮骨去腐,也对症给药;既标本兼治,也激浊扬清。理论要透彻,措施要透底;共产党人的道德高地要坚守;不变质、不变色,还要加一条不变味。

我们还要警惕和防止一种“变味”:在全面从严治党之下,一些地方悄然出现变了味、走了样的倾向。诸如“不落腰包、不留痕迹”的隐形腐败,“为官不为、不愿担当”的庸政懈怠,“空喊不干、不干无错”的形式主义,“照搬照转、空谈空转”的官僚主义,“数豆子的比种豆子的还多”“动辄得咎、不动最好”的种种奇形怪状,都是对反腐倡廉的消极对抗,是“变了味”的腐败和腐朽,是必须清除的公害。

前进路上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且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只要坚持问题导向,真正解决问题,只要勇于自我革命、坚持从严治党,我们伟大的党一定能战胜市场经济的挑战,杜绝腐败变质的危险,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永葆生机活力。

(作者为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455 字。

转载请注明: 研悟|叶小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