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刘洋
作为传统车企“风向标”式的存在,百年大众的电动化转型,牵动着业界神经。
3月15日,这家车企巨头效仿起了特斯拉等新造车势力,举办了第一届话题满满的“电池日”(Power Day),发布多项关于电动化转型的具体规划,引起市场的巨大反响。
“电池日”(Power Day)后,大众股价更是创近12年来的最大涨幅,市值最高已飙升至1600亿美元以上。
具体在中国市场,为了推进电动化进程,大众决心开展雄心勃勃的补能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6000个充电桩。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自建补能设施业务的前景,大众方面表示,“在合理的能源管理和智能储能的加持下,终有一天,充电也是免费的。”
大众免费补能愿景 图源:官方
除了传统巨头在布局补能设施,国内造车新势力,如蔚来,近期在补能业务上的规划也是雄心满满。
比如,蔚来方面透露,今年该公司将在中国开设500个换电站、600座超充站以及超过1.5万个目的地充电桩。
纵然,关于新能源私人用车的补能技术路线上,业界仍有多元的看法。但是,若以更宏观的电动车补能角度看,不论是传统车企巨头,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逐渐凝聚共识:通过自有补能设施建立竞争壁垒。
车企频频发力补能,为什么?
从“电池日”里公布的具体目标来看,大众制定了极具雄心的补能设施规划。
仅在中国市场,大众就表示,2021年底将布设500个充电站、6000个充电桩,覆盖全国8个主要城市,至2025年将布设1.7万个充电桩,充电功率从120kW至300kW,覆盖绝大多数城市。
事实上,不止大众在自建补能业务上有野心,新势力也在积极布局。近日,有消息称,蔚来将与中石化合作共同建设第二代换电站。而根据此前蔚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布的信息,2021年内,蔚来将建设500个换电站、600座超充站,以及1.5万个目的地充电桩。
蔚来换电站 图源:官方
近日,关于充电/换电技术在私人新能源用车市场的应用前景,更是让蔚来与特斯拉高管在社交媒体上开启“论战”。
对于特斯拉方面认为充电更符合私人用车市场的观点,蔚来企业传播高级总监马麟曾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回应,“可充可换可升级,这是蔚来作为高端品牌为用户提供的全场景补能服务,考量的是用户体验和用户利益,目前所有蔚来用户都享有免费补能的权益”。
其实,作为电动车龙头的特斯拉,销量暴涨的背后也有其充电设施提前布局和规划的功劳。数据显示,今年3月,其超级充电桩在中国大陆数量正式突破6000桩,超级充电站760座。
从蔚来方面的回应更可以清晰看到,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续航里程、智能网联等产品体验差异逐渐缩小之下,车企高管们或许早已看到,通过自建补能基础设施建立竞争壁垒,已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关键。
大举投入补能后,如何盈利?
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对于即将大力铺设的补能设施,大众并无盈利预期。相反,大众表示,“在合理的能源管理和智能储能的加持下,终有一天,充电也是免费的。”
这不免让人疑惑,因为关于新能源车企众多发展的质疑中,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就是自身造血能力。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完全成熟,进入市场主流仍需时日的大背景下,车企已在研发、生产、市场等多个领域进行资源投入,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此前大众方面传出旗下保时捷品牌独立上市的消息,背后也有大众汽车电动化转型带来的资金压力。
因此,如果企业再在上述业务投入的基础上自建补能设施,无疑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现金流压力。换言之,商业模式能否自我“造血”,成为外界关注电动车企业能否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势力,随着大众这家“风向标”式的传统巨头提出了关于“免费补能”的长期愿景,充电/换电设施在新能源车企业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再度引人深思。
新能源充电桩 图源:pexels
补能设施是自建还是共用?是以盈利为目的,还是作为品牌和产品的“加分项”?
关于上述问题,目前,已有部分业界分析人士认为,自建补能设施并不会太过影响车企的自我造血能力,反之,能推动电动产品的进一步市场推广。
目前来看,汽车行业仍是“规模为王”的行业,在细分补能设施建设中也是如此。随着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提升,建设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例如,对于近期传出蔚来与中石化合作建设换电站的消息,已有业界人士指出,与中石化现有加油站进行合作,蔚来换电站的铺设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仅需在已有加油站点内增加换电设施和电池。
另外,关于补能设施的资金投入方面。以大众通过开迈斯(CAMS)开设充电桩建设为例,该公司并非大众的独资公司,而是联合了一汽、星星充电、江淮四方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股权比例上大众仅占30%,其余三家分别占30%、30%、10%。
开迈斯合作方 图源:官方
更重要的是,补能便利性已直接与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两大焦虑所关联: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换言之,通过车企自建的方式,能够更直接的提升自有品牌的补能便利性,从而促进消费者购买。
盈利模式存想象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汽车产业百年大变革中,车企的盈利模式也在随着产业电动化和智能网联的发展而变化。
特别是在当前产品硬件开发“平台化、模块化”的大趋势下,整体结构更为简单的电动车硬件利润空间或会进一步压缩,换言之,软件盈利空间和价值随之增加。
去年年底,车企巨头戴姆勒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llenius)表示,戴姆勒五年后将成为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加速向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方向转型,专注于通过软件服务获取经常性收入。
作为电动车的领军者,就在日前,有消息传出特斯拉或将在未来3-4个月内推出其全自动驾驶(FSD)软件套装的订阅服务,月订阅费用或将超过1000元/台。
因此,在车企硬件盈利的空间进一步缩减,软件价值增加之下,让更多人使用收费性订阅服务,将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届时,自建补能设施作为车企服务“加分项”,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将凸显。
比如作为新造车势力的蔚来,在已实现汽车行业罕见的用户黏性之下,贯穿用户整个用车周期的服务体系,如:蔚来中心(NIO House)、蔚来能源(NIO Power)和蔚来服务(NIO Service),不仅令其拥有独一无二的品牌优势,也让蔚来的盈利模式更具想象空间。
NIO Service 图源:官方
而就在约一周前的3月16日,大众汽车集团对媒体表示,今年夏天,大众汽车将开始在德国试点ID.3订阅模式。此外,该公司还表示,正在建立全新数据驱动型商业模式。这将使大众能够在汽车使用寿命期间产生额外的收入和高利润率。通过这种方式,大众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数亿的收入。
无独有偶的是,在1月9日举行的“2020 NIO Day”上,蔚来正式发布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系统,同样采用订阅制为车主服务,每月服务费680元。
可以想象的是,在“百年大众”也目标免费补能,发力软件订阅服务之下,如蔚来等新造车势力,在不远的未来是否有可能通过“整车保持合理毛利,服务打平甚至微亏,软件增值服务订阅增加纯利”的模式,创造新的盈利方式?
相信,答案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