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楠楠 烟台报道
9月27日上午9:00,烟台市福山区委宣传部举行“走在前、开新局·福山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卫生健康局专场,发布主题为“‘医’心为民护健康砥砺奋进新时代”。
福山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成海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山卫健各项工作发展情况,福山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振水,福山区人民医院院长鲍国颂,福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磊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福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赵洪超主持。
福山区卫生健康系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主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行业发展,坚持两手硬、两促进,确保双胜利。这十年,是福山区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所获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健康受益最多的时期,福山区连续30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先后成功创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年来,福山区坚持科学防控,全面筑牢新冠疫情防控屏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全区划分为5个片区,在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统筹领导下,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配合联动、精准高效、平急转换的“区-镇-村”一体化应急防控指挥工作体系,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提升疫情防控综合能力。围绕“五大能力”倍增计划,坚持“1+1+1+1”工作模式,即制定一个“工作方案”、列出一册“任务清单”、量化一本“考核台账”、建立一套“反馈评价”,实现“五大能力”提升台账式、可视化、数字化地高效实施、精准落实。全区设PCR实验室3处,配备移动检测车1辆,日检测能力达7.44万管。
2022年3月26日下午3时,由福山区人民政府统一采购的12辆救护车全部配备到位,为福山区疫情防控工作再添助力
打造省内一流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坚持全区“一盘棋”思路,投资2亿元,高标准打造面积达1.5万平米,集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决策部署、视频会商为一体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全面提升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研判处置能力。
建设国内先进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场所。坚持“平战结合”思路,投资6亿元,高标准建设面积达8.25万平方米,内设1046个房间的智慧化健康驿站。战时作为集中隔离场所,提供无接触式智能化服务,避免交叉感染;平时可作为健康查体中心和酒店使用,兼顾公共卫生服务和市场效益。
十年来,福山区坚持高标定位,持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以巩固完善。
巩固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先后投资超过10亿元,用于区妇幼保健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建设及区、镇、村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面构建起以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等4处区直医疗卫生机构为引领,10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24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49处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全区医疗资源,在原医共体框架下,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一并纳入,形成“3+10”医疗卫生健康一体化服务模式,组建了远程会诊、影像、心电、检验“四大远程中心”,加快了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区域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共同体。
福山区人民医院狠抓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形成高层次多元化社会办医格局。先后引入项目资金近173亿元,发展医养健康产业、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根据各医疗单位的功能定位、专科特色、地理位置,形成组团经营、错位发展的“东南西北中”医疗产业发展布局,实现组团式跨越发展。中部区人民医院逐步“提档升级”,发挥“头雁效应”,引领带动全区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东部形成以象楠中医产业园为核心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心;西部形成以烟台鲁东医院为核心的综合诊疗服务中心;南部形成以心理康复医院为核心的心理康复专科诊疗中心;北部形成以金天御源骨科医院、天府医院为核心的骨科专科诊疗中心。
十年来,福山区坚持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完善。
强化体系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聚焦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三大体系建设,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目前,设有2个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四舱体方舱1个,实验用房面积占比达40%以上。建设数字疾控,完善疾病监测网络,传染病、慢病等信息系统上报及时、处置有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疾控人才核定编制数增加到68人。全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均达100%,未发生一起漏报、迟报问题。建成140人的区级流调队和540人的基层流调队,流调溯源能力显著提升。
流调溯源集中办公
突出医防融合,提升慢病综合防治水平。不断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区行动、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控机制,以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转变,于2012年通过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评估。有效控制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水平,降低了高危人群发病风险,人均食盐摄入量从15.4克降低到11.1克,植物油摄入量从42.2克降低到33.6克,人均期望寿命提升至79.64岁,慢病防控工作正逐步由“以疾病管理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慢病防治效果日趋明显。
慢病综合防治水平稳步提升
十年来,福山区坚持强基固本,持续巩固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消除“基层空白点”,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实现全覆盖。优化基层机构规划布局,全区设10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每个镇建好1处卫生院、每个街道设置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达到800余人。从区、镇两级累计选派优秀医护人员500余名,通过巡诊、派驻等方式,基本解决了基层缺机构、缺医生的问题,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
构建“运行新机制”,基层机构运行保障机制更健全。全区10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落实了“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每年投入约5000万元用于在编人员工资、社保等支出,财政保障率达100%;每年按照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1万元的标准,拨付一体化村卫生室运行补助资金700余万元。基层机构的正常运行得到有效保障,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开展“达标创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创建达到区级以上示范标准的卫生室95处,达标率79.2%。10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达标率100%;5处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水平,达标率71.4%。创建了1处社区医院,1处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基层机构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服务环境更加温馨,服务能力跃上“新台阶”,基层首诊率稳步提高。
福山区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提档升级
丰富“服务内涵”,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更均衡。基本公卫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5元提高到目前的84元,开展的项目从10类扩展到12类。近十年来,累计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查体40余万人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重点人群提供240余万人次的健康管理服务。调整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03个,27万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医患沟通得到加强,健康教育和引导作用得以强化。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测量血压
实施“健康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突出贡献。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落实“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惠民政策,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累计帮助近1500余户家庭成功摆脱了贫困。依托信息化手段,累计对2000余名贫困患者实行分类救治,推动措施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强化扶贫协作,援助德州夏津县50万元用于10处卫生室建设。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和保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两个底线”,促进农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十年来,福山区坚持传承创新,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优势得以凸显。
发挥区级医院引领带动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做强公立医院中医药服务。改扩建区人民医院针灸理疗区和中医康复区,服务面积达500平方米,打造以针灸、理疗、康复为核心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月均诊疗量突破1500人次。建立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定期派出中医药业务技术骨干对口帮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传帮带教”等形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水平。
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主体作用。先后投入600余万元,在全区创建10处平均面积超500平方米的“国医堂”。配齐中医诊疗设备,配备300种以上中药饮片,全部能够开展针刺类、灸类、推拿等6类以上的中医药服务。培育了中医内科、颈肩腰腿痛、肛肠、产后康复中心等10余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科,中医诊疗人次以年均5%的比例逐年增加。全区所有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0%的村卫生室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有效满足了基层群众在中医药服务诊疗、养生保健等方面的需求。
国医堂中医药特色服务
十年来,福山区坚持精准施策,持续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逐步形成。
积极探索,智慧医养模式不断推广。按照“高端化打造、智慧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以福惠社区为试点,打造以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智慧化为特色的“福山经验”。智慧医养服务被省卫健委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相关经验在《半月谈》上刊登。积极推进九如城“公建民营”、鲁东—乐天“两院一体”等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全区医养结合床位达7629张,逐步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医养服务需求。
创新实施,老年人优待政策不断优化。城乡社区老年协会实现全覆盖,城乡社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区老年协会注册、镇街村居社区备案”福山模式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先后承办了市、省和全国基层老年组织建设现场会,全国18个省、市先后到我区观摩学习。全面落实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优待政策。十年来,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3次提标扩面,不断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妇幼健康服务内涵不断丰富
稳步推进,妇幼健康服务内涵不断丰富。近年来,累计开展宫颈癌检查8.3万人次,开展乳腺癌检查6.7万人次。持续实施“优生六免费”服务政策,稳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免费婚检1.5万对,婚检率达80%以上;累计为1.1万名适龄夫妇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免费增补叶酸惠及妇女2万余人;免费发放《科学育儿》手册8万余套。为1.2万名怀孕妇女免费提供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为1.6万名新生儿提供免费四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服务。实施生育支持政策,全区依法注册可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数达到26个,备案14个,提供托位数达14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