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浩
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祖国。运送烈士棺椁的运-20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机场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烈士回家。
与这些烈士一样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几天前,人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诵读英雄们当年在战火中写下的家书,其中就包括黄继光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黄继光字字铿锵,也让人们想起当年年仅21岁的他,用生命挡住机枪的纵身一跃。
今年10月20日,是黄继光牺牲70周年。极目新闻记者连线黄继光侄子黄拥军,以及黄继光所在连连长万福来的儿子万爱军,回忆这位特级英雄。
“你想儿子时就把手帕拿出来看”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中江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受地主的欺压,含恨离世。从小,黄继光就被迫到地主家放羊割草打长工,还受到了不少打骂。
1949年,黄继光的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还当上了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次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黄继光是村里第一个主动报名参军的。当时负责征兵的人觉得黄继光矮小瘦弱,但他参军的热情感动了负责人,最终被破格录取。
黄继光留给母亲的手帕(受访者供图)
黄拥军说,三爸黄继光出发当天,家里拿不出一套像样的衣服,当天穿的衣服还是向邻居家借的。出发前,乡亲还为黄继光送了一条白色手帕作纪念,手帕上用红色丝线绣着“可爱祖国”。黄继光的母亲和弟弟送别他时,母亲邓芳芝殷切嘱托他,黄继光给了母亲一个拥抱,并把手帕留给了她,说:“你想儿子时就把手帕拿出来看,儿子就在您身边。”
经过培训,黄继光被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135团二营6连担任通信员,时任连长是万福来。万福来儿子万爱军向记者介绍,父亲对黄继光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但人很机灵。起初,黄继光在连队从事后勤工作,和敌人作战机会少,后来托人向万福来表达了想打仗的想法。万福来告诉黄继光,通信员的职责也很重要。不过见他参战愿望强烈,也带他打过几次仗。有一次,敌军扔来一枚手榴弹,黄继光见状连忙扑到万福来身上护着他,万福来看出了他的不惧危险,但也告诉他如何保护好自己。
挡机枪背后留下碗口大窟窿
据中国军网,1952年10月14日,侵略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战役开始。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和南朝鲜伪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他随营参谋长来到六连。
我军接连攻占3处阵地后,在零号阵地受阻,遭到敌方强大的火力狙击,连续派出3批爆破组,但爆破手都在中途伤亡了。临近拂晓,如果不能迅速消灭这个火力点,夺取零号主峰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
连长万福来向营参谋长请示,准备带人执行任务。这时,黄继光主动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说他们是指挥员,有更艰巨的任务让他上。
黄继光被任命为代理班长,带着吴三羊、肖登良两人向着地方火力点前进。其间,他们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但吴、肖二人已一死一重伤,黄继光身上也有多处负伤,但他依然拖着受伤的身体匍匐爬行。在接近敌军中心火力点时,黄继光扔出身上最后的手雷,炸掉了半边地堡。敌军机枪的攻势顿时停止射击。后方的战士趁势发起冲锋。但此时,残存在地堡里的机枪又突然开始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黄继光连长万福来(受访者供图)
此时,黄继光弹药已用尽。据连长万福来向黄继光母亲讲述,黄继光当时转头向身后大喊一声,而后张开双臂,跃身扑向火力点,用胸膛堵住敌军的机枪。当时,万福来能听到机枪打进他身体的闷响。
黄继光用生命为部队冲锋扫清道路。在黄继光精神的感召下,部队迅速攻占了高地,全歼守敌两个营。当战友找到黄继光时发现,敌人的子弹已打穿他的胸腹,在他背后留下碗口大的窟窿,他身后的地面上,是一道长长的血印。黄继光的血,在路上流光了。黄拥军说,时任连长万福来向黄继光母亲讲起此事时,总会饱含热泪。
黄家儿女前赴后继参军
黄拥军说,三爸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回家乡后,平时回家一个小时的山路,心情沉重的奶奶足足走了五个小时,夜里还到后山哭泣,拿出黄继光生前留给她的手帕一遍遍地看。从那以后,那条手帕基本就没有离开过奶奶。
邓芳芝此后了解了很多黄继光在部队生活和战斗的情况,她又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将最小的儿子黄继恕(黄拥军的父亲)送到朝鲜前线。邓芳芝说:“我不需要任何照顾,但国家更需要黄继恕,需要弟弟黄继恕接过哥哥的枪,继续完成哥哥没有完成的。”
黄继恕比黄继光小3岁,他到朝鲜后,主要负责清理战场、构筑工事、帮助当地群众恢复战后重建等工作。在工作中,黄继恕也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冲在第一线。直到1958年,他才随部队撤离朝鲜。
回国前,黄继恕曾收到母亲的信,希望他到哥哥牺牲的地方看看,给哥哥说说话,捧一抔土回来。黄继恕去了,说了一些对哥哥的心里话,又摘了一些山坡上的花,放在他堵住机枪的地方。临走时,他捡了一些子弹壳,捧了一抔土,小心地把它们包好带回家。
黄继光老家院中的梨树(受访者供图)
在老家的院中,邓芳芝曾种下一棵梨树,并将黄继恕带回的土和子弹壳不舍地埋在梨树旁。“梨”和“离”同音,代表儿子离开了她;而另一方面,梨树上绽放的梨花,是洁白的。种下梨树后,邓芳芝召集家中所有人立下家规,黄家的孩子以后不管男女,长大后符合征兵条件,都要去参军。
梨树见证着黄继光家精神的传承。从黄继光算起,黄拥军已是家中第12个参军的。黄拥军说,他的名字是奶奶取的,因为他从小和三爸黄继光长得很像,可能奶奶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黄拥军参军前夕,穿着新军装向家人告别,父亲黄继恕叮嘱他:“好孩子,你马上就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了,要学习三爸爱国奉献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平时坚强的父亲,在那一刻也不禁落下泪来。在部队时,黄拥军也不因自己是黄继光的侄子而产生特殊情绪,事事冲在前头。黄拥军说,如今黄家已经有16人参军,他认为这个数字以后会继续增加。
点名“黄继光”全体答“到”
战争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连长万福来生前就将宣传黄继光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黄继光牺牲几天后,万福来率领连队作战时受了重伤,接受了数次手术,1953年被转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做手术。其间,上海麦伦中学的学生到医院慰问志愿军伤员,打听上甘岭战斗英雄的事迹,得知万福来带的连队攻打了上甘岭主峰阵地这一消息,学校便邀请他第二天去作报告。在那里,万福来作了生平第一场报告,详细讲述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万爱军说,父亲生前已经数不清自己讲过多少次黄继光的事迹。
黄继光纪念馆(受访者供图)
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母亲也将一直珍视的手帕捐赠给纪念馆。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馆里英雄塑像座下的山岩石墙上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退役后的黄拥军,在2001年初进入黄继光纪念馆工作,一直工作至今,成为纪念馆副馆长。虽然知道不少黄继光的动人故事,但当初为了当好讲解员,黄拥军查阅了不少资料,撰写、背诵、试讲内容,让讲述更加完整全面,更好地通过讲解传承黄继光精神。光是在纪念馆,他就讲过上百场。
不止纪念馆,黄拥军还曾多次被邀请到“黄继光英雄连”作报告。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英雄连”是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连队官兵称黄继光为老班长。每天点名,队列里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黄继光”。一人点名,全体答“到”。如今,“黄继光英雄连”已成为中国空降兵的一把尖刀。黄拥军说,每一次他去部队作报告,连队的人都像见到亲人一样,让他很有亲切感。连队一直为三爸黄继光留有床铺,他每次去都会去看看。
侄子黄拥军祭拜黄继光(受访者供图)
黄拥军曾多次前往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拜黄继光。第一次去时,走到黄继光的墓前,他就不由自主地跪下,还对着他的墓碑说了好多话,向他介绍家里的情况等等。
今年是黄继光牺牲70周年。今年1月,黄拥军再次到沈阳祭扫烈士墓。他说每一次去感受都不一样,但不变的是,党和国家从未忘记黄继光。黄继光的精神也一直在感染后人,也鼓励着家乡人民奋发图强,为建设美丽家乡不懈奋斗。他们作为家人,会世代传承黄继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