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正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一场比往年更早,范围广、强度大的寒潮挟裹着暴雪席卷了整个中国北方。24小时内,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了三个暴雪橙色预警,并同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7日上午,天津市气象台将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雪红色预警。
“常年北京初雪在11月底左右,今年提前了20多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孙劭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
孙劭表示,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受此影响,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季节内冷暖波动大,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因此今年我国发生阶段性极端强降温事件的概率高于常年。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西部地处内陆,东临太平洋,季风现象明显,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世界上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今年以来,我国先后遭遇了大范围寒潮大风降温事件,沙尘暴、暴雨、高温和极端强降雨天气。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资料库统计,近30年(1991—2020年)气象灾害平均每年给中国带来 3039 人死亡(含失踪)和258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气象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不断攀升, 2020 年直接经济损失达 3681亿元。
孙劭长期从事气候变化、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研究,近日他发表在《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中国主要都市群在未来30年面临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事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未来30年我国东部地区城市遭遇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事件影响的频率将持续上升,城市气候风险不断加剧。
除中国外,今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也突显了关注气候变化议题的重要性。“目前学术界关于全球变暖是否将导致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多发仍然存在争议,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极端降水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已是不争事实,未来我们很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孙劭说。
孙劭与澎湃新闻的对话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澎湃新闻: 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成果?
孙劭: 这项研究从高、中、低三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人口增长情景出发,预估了2021-2050年中国东部地区(划分为京津冀鲁、江浙沪和闽粤琼三个子区域)高温和暴雨事件的变化趋势,揭示了这些地区的89个主要城市受高温和暴雨影响的潜在人口风险水平。
研究主要结论发现:预计未来30年,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西部和广东西部地区的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将大幅上升。即使在最理想的低排放情景下(达成《巴黎协定》2℃温控目标,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高温日数也将从历史基准期的每年9.3天上升至16.4(±1.8)天,其中10%的国土面积将面临超过30天的高温天气(35℃以上)影响。
在中等排放情景下(即维持当前排放水平),东部地区89座城市中有50座城市的高温日数将增加50%以上,其中37座城市将增加100%以上。结合人口增长情景模拟,预计2050年前后京津冀鲁区域的高温人口风险将在当前状况基础上翻倍,江浙沪区域和闽粤琼区域则分别增长63%和42%。归因分析表明,气候变化是高温风险加剧的主要原因,其因子贡献率超过80%,而人口增长贡献率不足10%同时,预计未来30年,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也将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低于高温事件。在低排放情景下,中国东部地区平均强降水日数(日降水量≥20毫米)从基准期的每年16.5天上升至17.9(±0.3)天,年均超过30天强降水影响的国土面积从4.4%扩张至10.2%,其中闽粤琼区域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
在中等排放情景下,东部地区89座城市中有63座城市的强降水日数将增加10%以上,其中16座将增加20%以上。结合人口情景模拟,预计2050年前后中国东部地区由强降水带来的人口风险将整体增加23%,其中东莞、深圳、汕头、佛山、中山等22座城市的人口风险将相比历史基准期扩大30%以上。
研究表明,在沿海地区城市扩张与集聚效应的影响下,未来中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和财富将继续增长,极端事件增多叠加城市扩张将导致我国东部三大都市圈成为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热点地区,亟需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澎湃新闻: 您做这个研究的背景是?
孙劭: 气候变化对城市运行、人体健康、能源供给、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各行各业都会造成影响,而未来的不利影响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险。我们这项研究主要针对社会经济最聚集的东部都市圈,未来人口会继续向东部大城市迁移,这些大城市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张,导致风险敞口的不断扩大,或者说承灾体的数量不断上升。
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问题是,极端事件的频率具体会增加到多少,哪里增加的最明显,未来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多大的潜在影响,大家需要一个可以量化的答案。
我们的研究针对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区的89个主要城市,在历史观测的基础上,定量化预估了它们未来的高温事件和强降水事件频率,并参照未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拟情况,揭示了城市潜在风险的变化趋势及其背后的贡献因子。
河南郑州极端降雨事件后救援民众。
澎湃新闻: 根据《巴黎协定》,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最好是1.5摄氏度,这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联?
孙劭: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全球平均温度本身应该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数值,就像我们一个城市的气温虽然在年内有较大波动,但是全年的平均值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这个平均值增加2℃,那就意味着最高气温的增幅很可能要超过2℃。事实上,真正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的往往是极端值而不是平均值,并且这个极端值的变化往往比平均值更为显著。
在未来,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高温事件的重现期明显缩短,比如历史上5年一遇的高温热浪天气变为每1到2年一遇,同时还可能伴随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发生时间等多维度的变化,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极端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澎湃新闻: 全球升温已经1.2摄氏度了,未来可能不到2030年就会被突破1.5摄氏度,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10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剧烈程度有可能大规模地增长?
孙劭: 近几十年以来,全球温度一直在波动中上升。我前面说过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但年内发生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以及火山爆发、太阳活动等也会对这个数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大约在±0.2℃范围内。因此,某一年温升超过1.5℃并不意味着温控目标的失败,这点是需要明确的。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碳达峰的过程当中,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很可能是要增加的,而且在一些热点城市可能会增加得尤为明显。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的增加与气候变暖的关联是最明确的。但除此以外,也有研究表明台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也出现了明显变化,例如台风路径北移、干旱强度增大等。
澎湃新闻: 今年夏天中国台湾地区遇到极端高温,又碰到了干旱导致缺水,再加上又没有办法发电,几个困难凑在一起,整个社会运行受到很大的影响。那这种现象有可能在中国其他地区发生吗?
孙劭: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复合型极端事件”,它会导致致灾强度的明显放大。今年春季中国台湾地区遭遇极端干旱时,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大部也遭遇了中等强度以上的气象干旱影响。这是前期气温显著偏高、日照时数偏多、降水严重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次旱情对春耕春播、森林防火、生活生产用水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我们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旱情,坚持到开汛后旱情就逐步缓解了。类似的情况在2011年、2002年也曾经出现过。
这种复合事件的放大效应是我们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除了高温和干旱复合事件以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曾出现流域高水位、极端降水和台风风暴潮复合事件,高水位顶托效应导致水排不掉出现涝灾,河流漫溢出现洪灾,同时还有风暴潮和极端海平面的影响,在这类多灾种遭遇的极端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去应对?气象水文模型该如何去模拟这类极端事件中的复合效应和级联效应?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也是目前研究中的难点所在。
澎湃新闻: 复合型极端天气事件有可能发生在像北京上海这种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吗?
孙劭: 完全有可能。北京历史上在2016年、2012年、2011年都遭遇过特大暴雨事件,除了引发城市洪涝灾害以外,在山区还引发了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你提到的高温和干旱复合事件,北京在2017年、2015年和2010年都曾遭遇过。
上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具备出现我前面提到的复合型水灾的条件,也就是“极端高潮位+极端降水+河流洪水”这种组合事件,事实上在2013年、2008年上海都曾遭遇过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城市内涝、交通受阻,但上海的灾害防御能力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较强,所以没有造成特别重大的人员伤亡,上一次的严重水灾还要追溯到1998年。对于高温干旱复合事件,上海在2018年和2015年也曾遭遇过,但通过引清调水尚能够保障水资源供应,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温干旱的不利影响。
所以我们通常说的极端事件指的是对事件本身强度进行刻画的结果,而灾害性影响还要同时取决于承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以及城市适应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它是一个复杂系统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澎湃新闻: 沿海地区的人们比较关注台风,台风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孙劭: 气候变暖会为台风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我们观测到在台风生成总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强台风的数量有所增加,带来的降雨增多,并且在陆地上滞留的时间也在增加。此外,近年来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且影响范围逐渐北移,2020年9月份东北地区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有三个台风登陆,这可能是气候变化对台风路径影响的一个趋势,但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澎湃新闻: 今年广东沿海有几个台风,从形成到登陆非常快,好像就是昨天刚形成,明后天就登陆,移动速度非常快,这是不是一个新特点?
孙劭: 台风的生成地点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有一定关联。通常在厄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生成位置偏东,因此发展成为强台风的概率也更大。而在拉尼娜年,台风的生成位置偏西,所以感觉上从生成到登陆的间隔更短。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气候变化会对台风的移动速度产生影响。另外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的能力是很强的,提前关注台风的登陆地点和强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风险。
澎湃新闻: 在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的背景下,对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是否提出了新需求?
孙劭: 现阶段学术界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精细化模拟预测理论和技术尚不成熟,已有研究多是对未来情景下全球或全国大尺度的宏观趋势估计,而对于典型区域和重点领域遭遇极端天气气候影响的模拟能力还有所欠缺。
在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以外,还应加强对民众的灾害科普教育。在开展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过程中,气象部门应进一步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科学评估全国和各地区气象灾害风险水平,制定科学实用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由极端事件带来的灾害风险,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澎湃新闻: 关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这两个概念,许多中国人还很陌生。比如,未来高温天气的增加,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样的改变?
孙劭: 减缓主要指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比如更多地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费量。但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寿命是很长的,所以全球增暖也是有惯性的,并不是说今天不排放温室气体明天就会停止增温。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以及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手段来缩短这个过程。但无论如何,减缓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而适应则更加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合作研发适应技术,分享实践经验,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气候风险防范能力,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温热浪天气最主要影响的就是城市能源供应和人体健康风险。更高的温度同时会加快水循环,带来更多的极端降水事件,从而加剧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和相关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对于民众来讲,一方面我们提倡绿色低碳出行,为减缓气候变暖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在关注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时,应该及时停止户外作业活动,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同时要注意防范火灾风险。
最后想借此机会提醒大家,现在夏季高温已然过去,虽然全球正在暖化,但是在今年双峰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下,冬季发生极端强降温事件的概率仍然高于常年,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大风等复合极端事件的准备,适当储备生活必需品,出行前关注目的地中长期天气预报,做好交通线路规划,尽量避开寒潮天气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