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持续!如何改造城市滨水空间防内涝,专家给出建议

本文转自【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3日电 (孙庆阳)人类自古栖水而居,沿江沿河一直是城市文明的主要聚居地。今年受暴雨水灾影响较严重的河南省,很多城市就是沿水而建。而今,湖北省强降雨仍在持续。

如何加大城市水流域整体规划治理?如何改造滨水空间,在暴雨来时增加泄洪空间与能力?就此,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航天三院总体部城市治理首席专家段霞。

如何改造城市滨水空间?

“城市滨水空间包含了城市水系、两岸绿带、相邻道路和街区四个组成部分。”段霞分析,传统意义上的水空间治理,通常只是水利、环卫、园林部门的工作,如保持流量、防洪防涝、净化水质、河岸绿化与污染治理。

段霞进一步强调,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水空间优化,包含了对河湖水系自然生态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有机融合适应的复杂系统的认识与理解,既要修复水泥丛林城市破坏的河湖水系自然风貌,恢复其自我循环、自我修复、涵养大地的生态功能,又能与时俱进的表达城市历史文化科技进步成果,有利于形成集城市宜居休闲、生态环保、经济产业、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混用的空间格局。同时,段霞给出几点建议:

1、河道一级挡墙和二级挡墙间以休闲、景观等绿地为主的区域,在无雨期供市民休闲的公共活动场所,在暴雨时变身为蓄水库,还可以自动升降防洪提坝,雨洪期抬高挡水板。在保证水岸两侧行人迅速逃生的前提下,高水位时可以被淹没为蓄洪区域,使整个河道蓄水空间增加1-2倍。

2、一些人口规模密度大的特大超大型城市可以考虑使用轻质大流量排水泵,建地下巨型蓄水槽。遇特大暴雨时,自动装置开启将暴雨引入地下巨大水槽,如长30公里、宽300米、高3米的水槽,可容纳27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可抵御最大200毫米降雨量时北京全境暴雨2小时。

3、收集利用好每一滴雨水污水,将球场、公共停车场、屋顶等改造成多功能蓄水池,暴雨时留住雨水污水,有序排放到处理厂,处理完毕再流入河湖或再生利用,避免暴雨下裹挟动物粪便、化学垃圾直接流入江湖的污染。另外还可以学习德国经验,要求建筑物安装雨水利用装置,征收雨水税。

4、下大气力改善水质,将河床改用半防水渗漏石质替代河湖堤岸和水底用的全防水渗漏建筑材料,让水体能与大气、砂石、水草充分接触,提高含氧量以充分净化水质,恢复多种生物栖息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体循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涵养河床下久已干涸的土地,恢复城市河湖水系的自然流向、自洁和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和水患灾害。

开放水岸河岸

“最大限度地开放水空间,充分利用河岸步道,满足不同人群的亲水及活动需求,对水岸交通资源和路权进行优化配置。”段霞分析,把河岸步道作为慢行可达人行道,增加从河岸到跨河桥梁的连通旋梯,增设地铁站、公交站、停车场指路标牌,鼓励在水道沿线附近新建、改建停车楼,控制换乘车辆停车价格,引导人们换乘地铁、公交,并通过水道沿线的步道、自行车道实现换乘,或者回家、上班的最后1公里路程。

以北京为例,据段霞解释:“在充分满足泄洪功能的前提下对水道加以综合利用,在适航区域开通小型水上巴士,如早晚高峰甚至可开设北京城区至城市副中心的班船,或者沿水道架设轨道交通,实现滨河空间交通的可达性和工具的多样性。”

改变水岸建筑多背水而建的传统思路,以尽可能以少的投入和资源能源消耗,修建市民易于接近水边的公共空间,使之成为绿色环保、水再生利用、新能源新技术的学习体验空间,绿色、健康、安全的新生活方式的休闲体验空间。(中新经纬APP)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32 字。

转载请注明: 强降雨持续!如何改造城市滨水空间防内涝,专家给出建议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