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可能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父母把我们带到陌生人面前,催促着我们快叫叔叔或阿姨。很多孩子怕生,不太不敢叫,躲在父母身后,怯怯的露出个小脑袋。
这时父母就免不了会埋怨说:“哎呀,这孩子害羞胆小,真没用。”
这样的事,哪怕在我们长大后回忆起来,心里也是非常不舒服的。
也许大部分父母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施加压力和给孩子贴上了标签。
一方面,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指责而觉得不安,失去信心;另一方面,给孩子贴上了“害羞”、“胆小”的标签,会慢慢植入孩子的内心,他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下意识的利用这个标签,去逃避那些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
这将导致孩子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越来越害羞,甚至影响到成年以后的的社交。
关于给孩子贴标签这件事,美国一家小学的简.埃利奥特老师曾经做过一项经典的试验。
她把孩子们分别分成“蓝眼睛”和“棕眼睛”两组,告诉孩子们,“棕眼睛”是优秀的孩子,“蓝眼睛”是愚蠢的孩子。并且给“棕眼睛”孩子更好一些的待遇,而“蓝眼睛”孩子按照规定佩戴了一条丑陋的领子。
“蓝眼睛”孩子的自我意识发生了变化,有的孩子开始认为自己就是愚蠢的。他们把生活里一切不太如意的小事,都归结于自己的愚蠢和平庸。
第二天,老师调换了标签,宣布“蓝眼睛”才是聪明的孩子,而“棕眼睛”是愚蠢的孩子。这一天,“棕眼睛”的孩子感到了非常自卑和沮丧,而“蓝眼睛”孩子心情愉快,感觉良好。
这一个试验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的给你的孩子贴标签,孩子还小,人生起点才开始,有太多未知的可能性。
他们并不会分辨家长说的是否公正客观,而会逐渐的形成心理暗示。这时候,孩子很容易因为一个负面标签的导向,使自己的行为与标签的内容一致,这就是“标签效应”。
当我们跟朋友介绍完孩子,孩子如果不主动打招呼,家长在这时也不要急于让孩子表现,给过多的压力,让孩子循序渐进的接受新的人或事物,孩子害羞的情况也会逐渐得到改善。
如果有人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害羞时,父母可以说:“不,他不是害羞,他只是善于观察,等掌握情况了再发言。”
事后,我们可以真诚的跟孩子沟通:“宝贝,我知道你需要时间适应,没关系,爸爸妈妈小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然后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消除紧张的经验,比如深呼吸,在心里数数等。
记得表扬他曾经做得好的表现,比如上次主动跟邻居打招呼了,邻居都夸你有礼貌呢。
另外,父母应该反思下自己平时是不是比较少带孩子出门玩,孩子缺少跟陌生人交流的经验。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有的孩子只是融入慢,只要给他点时间,他很快就能跟其他小朋友玩成一片。
在这种氛围下,孩子才能真正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放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