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7月26日讯(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吴生林) “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就没有互信基础,两岸很难春暖花开。”时值两岸之间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之际,专精于两岸关系研究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刘性仁今天接受海峡导报驻台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发展需要信任, 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政治互信基础。 ‘九二共识’就是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是两岸化解危机、保持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而‘九二共识’的核心在于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刘性仁在回顾两岸关系发展与“九二共识”建立过程时指出,1987年,当长达38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民间交流开始快速发展,同时衍生出许多需要透过两岸协商对话解决的具体事务性问题,使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不得不调整,需要一个对话的共识基础。这就是1992年10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进行工作性商谈的大背景。
1992年11月10日,大陆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指出海基会在香港商谈中就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提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重申同意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提出海协会口头表述的要点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站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这封函以附件的方式,将台湾海基会在香港提出的第8种表述方案,作为双方彼此接受的共识内容,12月3日台湾海基会回函对此没有表示任何异议,至此双方都是经过协商,达成共识。这一共识后来苏起教授给它一个便于描述的名词就被称之为“九二共识”。
“但遗憾的是,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只承认1992年两岸会谈的历史史实,却不承认有‘九二共识’。”刘性仁指出,大陆坚持“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中,民进党反对“九二共识”的重点在于反对一中,反对两岸统一。
刘性仁认为,就法理层面而言,台湾方面遵守“九二共识”其实就是遵守宪制性规定,不存在“改变现状”的问题。当前两岸所有问题的关键,都卡在蔡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很难春暖花开。民进党又找不出替代方案,如此下去,两岸永远都有无法跨越的高墙,连两岸间事务性问题都难以处理。”
刘性仁指出,坚持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核心内容的“九二共识”,是大陆处理两岸关系的底线,也是大陆坚守的红线。“两岸同属一国”的历史、事实与法理不容改变,但“两制台湾方案”可以讨论。“‘九二共识’与‘两制台湾方案’的区别,前者是现在式,后者是未来式。”
刘性仁最后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间的创造性模糊与建设性模糊,是开启两岸互动合作的关键密匙。他呼吁民进党和蔡英文当局从台湾民众利益出发,切实释出善意,回归到“九二共识”的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化解当前两岸僵局与风险,维护台海和平与促进最终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