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伊(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黑奴是喂给棉田的食物。”19世纪末美国废奴运动的著名领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控诉道。当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从拿破仑手中以低价获得了密西西比河两岸大片的平原时,他设想让自给自足的白人农民在那里组成一个“自由帝国”。半个多世纪后,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弗逊清除了这块领地上的美洲原住民和欧洲帝国残余,美国人将这块风水宝地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棉花种植园,依靠黑奴的生命垄断着全球的棉花市场。自此,棉花就成了美国黑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沃尔特·约翰逊在《梦魇之河:棉花帝国的奴隶制与帝国》一书中描述了密西西比河两岸棉花种植园的景象:每天傍晚,奴隶要把棉花一篮一篮地送到轧棉坊,谁去都提心吊胆。轧棉坊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记录着每个人当天的采摘量。这个量只能增长,不能下降。谁要是摘得比前一天少,或者棉花质量不好,他就要吃鞭子。要是新来一个奴隶,主人会狠狠地用鞭子抽他一顿,让他第二天摘得能多快就多快。到了晚上,主人会遣人称一称他这一天摘了多少,以此判断他的产量。从此以后,他要是产量稍有下降,就会挨鞭子。奴隶们到了田里,腰一弯就是一天,有些人永远直不起身子,有些人伏着身子栽倒下去就再没有起来。将棉花装进麻袋准备上市的工序也很费工。轧棉坊和包装坊的空气中充满着灰尘和细微的纤维,奴隶吸入肺里,导致呼吸困难,奴隶大都死于肺尘病。他们临终前仍要干活,气息粗重,咳嗽不断,就像是喘不过气来的老马。
美国20世纪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回顾这段历史,不禁在《问题》一诗中问道:
当那个拾破烂的死神老头子
来收集我们的尸体
把它们扔进遗忘的麻袋里的时候,
我纳闷,他是否会觉得
一具白人百万富翁的尸体
并不比一具采棉工
黝黑的躯干
贵个几分钱?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打败了南方邦联军后,从联邦法律层面上取消了奴隶制,但农场主想出了替代办法:收益分成耕种制,实际上就是佃农制,以此将黑人骡子一般紧紧地拴在棉田里。休斯为此写了一首诗以“祭奠”这个所谓的解放日:
林肯:
“给奴隶自由
永远的自由”
亚伯拉罕:
“没有人优秀到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
掌管他人”
林肯:
“我宣布……从此以后永远自由”
但是地还得种,
甘蔗还得砍,
棉花还得摘,
老骡子还需要一只手为他指引犁地的方向。
休斯这样描述佃农制:它是针对美国黑人采棉工人的一种大规模的压榨掠夺制度。它的名字听起来异常讽刺,因为棉花是黑奴永远收不到的“益”。它的运作机制是这样的:黑人不识字,但仍需要代表他一家人签一份合同。合同规定,他收来的农作物一部分可以成为自己劳动的收益。他们随后搬进白人土地上的小屋居住。农场主提前给他们种子、玉米和咸肉,但这份钱是要记录在账的。到了年末,黑人得不到一丁点的棉花,主人告知他们:他们摘的棉花还抵不过他们的房租、种子、玉米和咸肉的费用。现在成了黑人欠白人钱。就这样,黑人不知不觉地就欠下一大笔债,必须再干一年以还债。他要是想带着家人逃跑,就会被主人专门养的猎狗追着咬,就会受到主人的私刑伺候。
休斯在一首名叫《佃农》的诗中写道:
一群黑人
被赶到田里,
犁田,播种,锄地,
逼它产出棉花。
棉花摘下来了
工作就完成了
钱让老板拿了
我们啥也不落,
饥肠辘辘,衣衫褴褛
和以前一样。
年复一年
我们只不过是
一群黑人
被赶到田里
用生命耕作田地
逼它产出棉花。
手是奴隶的价值体现。买卖奴隶的时候,买主会检查他们的手,并设计出一套测试动作让奴隶照着做,以此测试他是否是个摘棉花的“好手”。奴隶主用描述他们双手的词语称呼奴隶,如“断指”“短指”“小手”……健康的男女叫“满手”,哺乳的女人叫“半手”,刚学工的小孩子叫“四分之一手”。摘棉花的时候,棉桃熟透后会裂开,变得锋利,就算再小心,也会割伤指甲周围的嫩肉,导致流血、发炎。有时血会顺着指尖流下,弄脏棉花,这样奴隶们回去又要挨鞭子。一到田里,他们就开始浑身冒汗,一天下来,身上能结上一层泥壳。
风是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敌人。从开花到收割这段时间里,每一阵风都会降低这个季节的产量。遇上干燥炎热的日子,风把尘土和沙子吹到棉铃上,棉花的颜色就不好看,摸起来也不再软绵。但是,休斯偏偏在《警告》一诗中把风视为黑人潜藏的颠覆力量:
黑人,
甜美、温顺,
谦逊、善良:
当心有一天
他们变了心!
在棉田里
风,
轻拂而过:
当心
风也能把树连根拔起!
1933年时,采棉工一天工作10个小时,摘下300磅(约136公斤)的棉花,才能获得40美分的收入,这点钱只够糊口,但攒不起钱,换不了更好的工作。采棉工仍被牢牢地束缚在棉田里。为此,加利福尼亚的农工开始集体罢工,不想却被暴力镇压,之后被集体解雇。休斯为这次罢工创作了一部话剧《收获》,原名为《棉花上的血迹》,但没有话剧团愿意制作。之前的一年,休斯应邀前往苏联访问,为了对比,他特意去了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的棉花集体农场,考察苏联棉农的生活状况。棉农告诉休斯,一天摘够32公斤就算挣到了当天的工分;以前都是为巴依摘棉花,现在为自己摘棉花;男性去干重活,孩子们去上学,留在田里摘棉花的都是优雅的中亚妇女:“她们身着红绿相间的民族服饰,头戴花帽,面如月色,在宽广的田地里像仙女一样排着队飘来飘去,将洁白的棉花摘下,留下棕绿色的茎,用大地慷慨的恩赐,将身前的布袋塞得满满。”
在此之前,休斯曾去美国阿拉巴马州考察黑人棉农的生活情况,他总结说:虽然两地的地貌风景十分相似——绽放的棉桃在炽热的日光里连绵数里,但人民的生活却有天壤之别。他跟随红十字会去访问,一路上经过两层密实的栅栏,车停在一个简陋的木屋前,一下车就看到一群破衣烂衫的小孩向他们讨要糖果。黑人棉农告诉他,只要来了,就走不了了;棉花一车车地被老板拉走,但就是看不到钱;老板的孩子一个个去巴黎念书,但供养他们的棉农却连十五英里外的小镇都没去过。愤怒的休斯在一首名为《移民》的诗中想象,黑人有朝一日能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工人文化的洗礼,将自己武装起来,和象征剥削阶级的棉田做斗争:
用铁打铁
把巧克力色的肌肉打成铁。
用铁打铁
把铁锤敲得像鼓一样响亮
用火炼铁
塑形,融化,再塑形
把心脏锤打成铁砧
直到那一度和善的双眼里
变得通红发亮
直到千里之外的棉田
闻风丧胆。
由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美国的棉花产业严重受挫。休斯一路上看到南方大片的棉花农场倒闭,相比之下,苏联的棉花经济却欣欣向荣。他愤怒地说道:美国的资本家竟然有脸指责苏联实行“强迫劳动”。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7日 13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