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车棚“大变身”
阿拉总算舒心了!
车棚大变样,
看着舒畅、停车舒服、心里舒坦!
阔别稍久的丁大爷
重回汇东小区
面对焕然一新的
非机动车车棚啧啧称赞
然而丁大爷并不知道,这番“舒畅”、“舒服”、“舒坦”的背后,却是徐家汇街道殷家角居委从2016年12月建立社区“车管会”开始,凝聚多方合力打下的一场为期5年的“硬仗”。2021年3月,殷家角居民区车管会“斗罢艰险再出发”,第一、二党支部联合牵头,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下,协助居民办理车牌更换业务,促进社区车棚华丽蝶变。
啃下硬骨头
根治违停痼疾遭遇现实阻力
改造前↑ 改造后↓
殷家角居民区下辖汇东、泰东两个小区作为老旧小区,建造年代较早,社区内存在往来人员混杂、公共空间逼仄、公共设施陈旧等顽症。其中尤为突出者,当属小区内的非机动车停放问题。据小区居民钱先生回忆,彼时社区地面道路违停现象比比皆是,而仅有的几个车棚却形同虚设。2016年,居委干部走访调查、深度排摸,发现泰东、汇东小区4个车棚中,共有3个长期存在“违法住人”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公共空间影响居民出行,而且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市容。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居民所需、民心所向便是居委工作的初心与使命。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殷家角居委协同物业及业委会,构建“三驾马车”专项工作联动机制,召集联席会议共商对策,力求做到精准着力、靶向施策。泰东、汇东小区高建物业汪伟庆经理回忆道:“当时我们遭遇了很大阻力,居民不能理解、不愿支持,投诉电话不断。但我们认为,三驾马车就应该在社区生态出现问题的时候迎难而上!”最终,居委会、业委会及物业啃下硬骨头,正式成立社区“车管会”,历时5年的车棚改造计划正式启动。
独辟新路径
发挥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合力
为了解决这件家门口的“心头难事”,居委会招兵买马动员广大居民参与社区自治,业委会成员全部带头加入车管会志愿者队伍,物业公司主动起承担车棚保洁的重任。三驾马车形成合力,对车棚“钉子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辟出了一条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形成了车棚改造的“殷家角经验”:
01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模范作用
在车棚改造的过程中,车管会始终坚持党员带头,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更多的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治理,努力形成党建引领下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身为党员的车管会成员严老师表示:“虽然我平时都自己开车上下班,不会使用车棚,但作为一名党员,服务居民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在殷家角居民区车管会的所有成员中,党员人数占据8成。
02 提升居民参与,促进社区共治
赵大爷2016年退休,离开了坚守40年的讲台,心里难免有些“空落落”的。当殷家角居委的干部们邀请他加入车管会参与社区车棚整治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满怀激情地说道:“能够发挥余热,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最快乐的事情!”就这样,赵大爷很快成为了车管会的骨干力量。殷家角居民区书记周玮坚表示:“居民不仅是社区治理的受益者,更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提升居民参与,促进社区共治,让‘社区闲人’变身‘社区达人’,正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事实再次证明,人民群众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只有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获得社区治理与发展的“源头活水”。
03 调动社会组织,落实条块联动
殷家角居民区在车棚整治上推行“区块+闭环”管理模式,所有居委干部都有特定负责的区块片区,形成“发现—整治—巡查”的闭环。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功能,2018年携手飞扬华夏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助力车棚自治,实现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
实现逆生长
建成长效机制下好“绣花”功夫
社区是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只有下好“绣花功夫”,才能使居民切实体会到社区治理的成效。为此,殷家角车管会积极做“加法”,在细微处下功夫、在细微处见成效:
01 美化墙面设计,提升品质民生
如何才能让车棚成为美化社区居住环境的亮点?殷家角居委会从墙面入手,与多力士合作,化单调的墙面为美丽的画面,一幅幅艺术绘画栩栩如生,让人恍若置身仙境,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2 开展定期巡查,防止返潮现象
车管会定期召开例会,对小区车棚进行复查复检,同时定期组织居民更换新车牌,杜绝废旧非机动车辆堆集占用公共空间等现象,进一步加强社区非机动车规范化管理,排除消防安全隐患,清理废旧车辆,提升社区环境,构建品质社区。
未来,殷家角居委还将继续着力于车管会的制度及功能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品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良好格局。
作者:徐家汇街道
编辑:陈一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