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梁志仁。图/ 新京报 许骁 制图
9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与广东省官员举行网上会议,提出“逆向隔离”建议,让港人在香港按内地标准隔离检疫,再以闭环方式进入深圳,解决内地检疫酒店名额不足的困难。
李家超会后在记者会上宣布,广东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均支持有关建议,双方同意设立专班商讨细节。香港方面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带领,有结果再按程序报批后实施。香港倾向使用落马洲河套地区(以下简称河套地区)的隔离设施作为“逆向隔离”地点。
“让人流、物流、资金流都流动起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梁志仁对新京智库说,“所以在想办法让港人怎么便利通关入境。”
2022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第一个目标实现年份。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大湾区建设还面临怎样的难题?新京智库为此专访了梁志仁。
香港经济第二个“新引擎”
新京智库:三年来,香港在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支持下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梁志仁:从2019年2月提出《纲要》到现在,尤其是过去这一年,即2021年到现在这一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是很快的。
比如,逐渐形成了一个总体性的政策体系。在2019年出台的20多项政策措施里,有些政策是便利港人的,有些是扶持产业发展,例如科技创新的。这些政策都很好,但尚欠系统性。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一些很明显的变化。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三份《方案》的出台让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建设工作更加系统化,也有了重点的方向和目标。
此外,还有第四个合作平台,就是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它也有一个比较突出的进展。河套地区位于深圳与香港之间,范围比较小。目前第一批八栋楼已开工在建,2024年底将建成投入使用。合作区主要用于香港与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两个城市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发展和合作空间。比如,生物科技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合作领域。香港也计划设立一个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
不仅如此,为了扩大港深科创方面的合作,香港也提出了“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包括整个香港北部地区,约有三百平方公里,其中新田科技城与河套地区均规划重点发展科创。可以说,这是北部都会区的建设重点,也是香港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新引擎。其实,前海也有类似扩容的情况。前海合作区面积也从原来约1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121平方公里。
港粤间的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制度规则的“软联通”,也有一个比较快的发展。比如,去年9月正式开始实行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今年7月,港股与A股正式推行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也进一步拓宽了香港与内地互通的投资产品范畴。
再如,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优化货币互换协议,改为常备协议形式,无需续期。这可确保香港作为离岸市场有充裕的人民币流动性,进一步巩固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独特优势及领先地位。
此外,香港的法律、建筑工程、规划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通过备案或考试方式,取得在大湾区执业的资格,人才在粤港之间更加便利地流动。可以说,粤港澳之间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自由流动政策在一步一步落实。总的来说,这三年多的进展是快速的,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香港有“三个”主要优势
新京智库:香港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香港与广东、澳门等其他城市如何推进经济合作,目前是否有哪些方面的尝试或计划?
梁志仁:香港比较多的合作还是与大湾区,因为邻近,合作机会也比较多。但香港也在跟内地的不同城市,比如北京,还有东北、西北等一些城市都有合作。
香港有三个比较突出的优势。首要是金融方面。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汇聚了来自国外和内地的众多金融机构,香港本身有相当雄厚的资本,也是理想的投融资平台。比如,很多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然后再投入内地市场;发展比较好的内地企业也会到香港集资、上市。现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政策也更加灵活,对于一些生物科技公司,虽然可能还没有盈利,但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也会允许在香港上市。如今,香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
其次,香港有丰富的市场开拓和管理经验。我在一些内地城市跟当地的商界朋友交流时发现,他们的产品都不错,但是对于如何打入海外市场、树立品牌等问题认识不深。这些其实都是香港的强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很多,不少更是业内顶级的专家。这是内地城市可以跟香港开展合作的其中一个方向。
香港特区政府在内地设立了五个办事处、11个联络处。香港贸易发展局也在内地设立了13个办事处。这些办事处(联络处)的功能包括促进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推广香港各项优质的服务。
香港正在兴起的第三个优势是创新科技。香港的大学基础研究实力比较强,有5所大学位列全球百大,汇聚国际科研人才,香港特区政府近年在推动创科发展不遗余力,先后投放了超过1500亿港元,发展基建、吸引和培养人才。以前有一个说法叫“前店后厂”,即在香港销售、内地生产。最新的趋势可能是“前研后产”,即香港(与内地合作)研发、内地生产。最近的例子,香港大学袁国勇院士团队在研发的喷用型新冠/流感双效疫苗,正在做临床试验。这个新冠药物是与厦门大学、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梁志仁。图/ 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摄
新京智库:香港政府最近提倡“再工业化”,成果如何?
梁志仁:特区政府希望香港未来能够在一些领域发展高增值产业,但香港毕竟土地有限,所以只能选某一些行业,像高新的产业——需要占用的土地不会太大——来实现从研发到制造的产业链。当然,想要看成果还是要一些时间,因为要盖合适的现代厂房,还要引进企业,这都需要时间。
香港虽然制造业规模小,但有一些行业在香港已建立良好的基础和信誉,发展得不错,比如食品、中成药,都具备条件进一步发展。
一些领域,如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等,香港也有一定研发优势。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十多年前,香港理工大学一个团队发明了一款电动车MyCar,但由于缺乏商业化和产品化的支持,最后将品牌和技术卖给了一家美国公司,现在看来有点可惜。
所以,在我看来,香港要选对行业,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因为没有政府的支持,一个研发项目想要实现产业化其实很难。所以,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应该提供合适的、现代化厂房,然后引进合适的企业来发展。
四大中心建设小有成绩
新京智库:“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支持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将如何建设四个“中心”?需要国家层面哪些支持?
梁志仁:中央政府这些年来一直大力支持香港四个新中心的建设。比如中央政府给香港在科创领域创造的政策支持,促进科创相关的要素流动。香港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香港和内地研究人员已有很多交流合作的机会。过去数年,我们在内地科研资金过河和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等多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可以与内地的大学、研究机构共享资源。
再如,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其实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5月,亚非法律协商组织-亚非国家的一个国际性法律咨询组织,在香港设立了区域仲裁中心,可以有力促进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的枢纽。因为有一些商业争议不一定要通过法庭,也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服务来解决。
至于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今年7月开馆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要感谢北京故宫博物院给予的大力支持。这是故宫数量最多的重点文物外借展出,让香港市民和国外游客参观。在新冠疫情后,香港特区政府也希望将香港打造成一个文化之都,向世界说好中国文化艺术的故事。去年11月开馆的香港视觉艺术博物馆(亦称“ M+”)也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可以说,香港在四个新中心建设上原来就有一些基础,再加上国家给予香港的支持,我们就要把四个中心建设工作做得更好。这是长远的建设,我相信“十四五”规划只是开了一个头,以后还是会继续支持香港的。
不断优化金融“工具”
新京智库:有金融人士指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存在资金循环不畅问题。对此,你怎么看?这对作为国际金融城的香港而言意味着什么?香港为更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地位,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
梁志仁:我之前跟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交流时,他说香港应该努力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目前主要问题是产品还不够丰富。
尽管香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中心,超过七成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但是体量还是不够大。目前香港主要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产品是债券。过去主要是境外机构在香港发行“点心债券”,相对于整个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很小。去年10月,深圳市政府在香港发行了5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普通公办高中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和水治理等项目,这是内地地方政府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政府债,对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内地其他地方政府日后也可以到香港来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特区政府去年也首次发售50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进一步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的种类。
此外,香港也完成了港股通“南向”(即内地向香港)的交易直接用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研究,将与内地监管部门协商落实。目前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还是要由“沪深港通”系统兑换成港元交易,增加额外的换汇成本。只要解决一些技术和法律等问题,港股通“南向”引入人民币计价,会降低投资港股的汇兑风险,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民币资金沉淀,提升港股通交易的活跃度和交易量。
至于2021年9月推出的跨境理财通还处于起步阶段,让大湾区的内地和港澳合资格居民可通过各自的银行体系建立的闭环式资金管道,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是突破性发展。但目前的限制还比较多,日后需要进一步优化、扩大参与机构和理财产品范围。可以肯定的是,香港将会不断强化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新京智库: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上海、深圳金融地位提升的情况下,香港国际金融城市的地位影响力下降明显。但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香港仍是全球第三金融城市。你对此如何看?
梁志仁:国际金融中心之间难免有竞争。我们其实不是太关注这些排名,香港今年排第三名,明年也可能是第四名,或第五名。关键是我们要把金融基础建设好。比如,香港的股票市场发展相当好,监管也完善。虽然近期缺乏大型公司上市集资,但是未来内地一些公司从美国退市后可能会考虑到香港交易所上市,我们绝对有条件可以吸引这些公司来香港上市。
债券方面,债券通去年9月已实现“南向通”,不但拓宽了内地投资者投资境外债券市场的渠道,优化资产配置,也促进了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此外,香港的债务工具结算系统,也正在优化提升,希望能够将其打造成亚洲主要的国际中央证券托管平台。
金融科技也是香港政府致力推动的领域。我们现在有超过600家金融科技公司,包括一些独角兽企业、国际知名的研究中心及创新实验室等。虚拟银行、虚拟保险公司及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亦在香港开始营运,为社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香港特区政府支持金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训,也推出了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吸引外地人才。今年11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举办一个金融高峰论坛,邀请世界顶尖的金融行业龙头公司、机构高层到香港参会,这也是维持香港作为一个世界金融中心的举措。
粤港澳的制度衔接还需更顺畅
新京智库:香港的一个优势是有内地作“大后方”。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你认为香港要如何更好借助与内地的协同发展来巩固、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香港政府为此有哪些举措?
梁志仁: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决策执行。“一国两制”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也是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大湾区可以说有三种制度:相对内地而言,在香港、澳门实行的是“一国两制”,但香港与澳门的制度又是不同的,法律制度就是典型,香港实施普通法,澳门执行大陆法。所以,大湾区的制度文化是“错综复杂”的。因为三地要实现协同发展,就需要同步,如果步伐不一致,甚至出现错乱,就会拖协同发展的“后腿”。
其次,要建设重点区域以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前面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有四个重点平台,我们就要抓住这几个重点平台,然后总结经验推广复制到其他地区。
最后,重点区域的建设取得突破后要做好复制推广工作。我觉得已经有了一些突破,出台了总体规划方案,其中一个也支持产学研要形成合力,现在已经慢慢有往这个方向发展。当然,具体怎么落实,力度可能还要加大。
新京智库:香港与内地在交通基础设施上的连通性其实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比如港深早已形成“一小时经济圈”,但有香港人士指出,通勤上仍有诸多不便,尤其疫情下更是受到了很大影响。你认为当下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在融合发展上需要秉持怎样的态度,又需做哪些方面的应对措施,甚至通过制度层面上的建设来解决?
梁志仁:目前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比较大,所以现在香港政府也在想办法怎么实现便利通关。
9月1日,李家超先生与广东及深圳的主政官员进行了线上会面,提出“逆向隔离”方案。因为考虑到现在内地的隔离条件有限,要充分利用河套地区建的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实施“7+3”隔离完后闭环到内地。具体怎么落实还要再研究细化,但这是个方向。
长远来看,我们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有高铁、港珠澳大桥,还有一些在改善、优化,比如皇岗口岸、去年已经开通的莲塘口岸,现在因为疫情只用于货运。皇岗口岸正在重建,将来新口岸落成后,旅客可在同一大楼“一地两检”,缩短通关时间,方便惠民。货运方面,大湾区也在尝试实现海陆空联运,使内地出口货物可在上游完成安检和收货,然后无缝运往香港国际机场,直接转运海外。香港海关与内地海关近年来也推行了“跨境一锁计划”,通过应用电子锁及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减少货物在两地出入境时被海关重复检查。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硬联通”也在推进。比如,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研究建设香港洪水桥和深圳前海之间的跨境铁路通道,为两地提供更便捷的通道。
新京智库:还有一个问题比较受关注,就是香港、澳门、内地的交通规则不一样。这个问题香港政府计划如何解决?
梁志仁:“北车(内地)南下”是存在较大困难,因为香港的地理局限,需要有两地车牌才能入港。而港车北上则较容易落实,但也要相关政策如车辆保险的配合。据我了解,粤港政府原则上已经同意推出新措施,但具体什么时候宣布还未确定。
不仅如此,粤港澳三地有很多类似的规则、制度对接需要再梳理,需要衔接得更顺畅。让人流、物流、资金流都流动起来。现在处于新冠疫情特殊时期,较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稍后逐步恢复正常,这些工作将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
文 / 新京智库高级研究员 肖隆平 实习生/ 张萌萌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