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市民记者 王光禄
10月8日,眼见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结束,揪住节日的尾巴,吃过午饭笔者便带父母妻儿来一次美丽乡村游,寻访乡情民俗,让老人感受不一样的农家生活。目标是南王街道和北沟镇,往返行程百余公里。
南王街道寨里村是蓬莱首批美丽乡村之一,父母对此也早有耳闻,因为这个村跟蓬寨路的南端栖霞寨里同名、跟所在的潮水镇三寨村名相近。我们来到我的望年交花友--年近80岁的纪有杰大爷家,他家是2014年度蓬莱市和谐文明家庭,近20口的大家庭和睦融洽堪称典范。老夫妻在整洁畅亮的院子摆弄花草,窗台上、菜畦边摆满大小不一的花盆,花花草草也是形态、花色各异,大小灯笼花挂满枝头,盆栽植株茁壮茂盛。对于笔者及家人的突然到访,老人惊喜交加,一边高兴地告诉父母哪样哪样花是我送的,一边热情邀请我们进屋,并一个劲儿往孩子手里塞月饼。
说起他家的猕猴桃,纪有杰夫妇便带我们来到对门宋光月家,满满一院子的藤架子遮蔽了大部分阳光。宋光月介绍说,这几棵自己嫁接的猕猴桃大约有十年了,外院的是绿芯的,内院的是红芯的,栽上第四年就大喷,现在一年能结六七百斤果,出奇的个头比成人拳头都大,喂的都是农家肥,口味特别好,自己吃不完,十块钱一斤都疯抢。
临别将要上车时,村委大院旁边的一处古建吸引了我们。带雕花的高屋檐以及大门两侧的砖雕照壁、规整的外墙砌石都告诉我们,这曾经是一个大户人家。街门膀上钉有一块长条扁木牌,大红的五角星下是漆黑的“光荣人家蓬莱县革命委员会赠”字样,与其表面落尘都说明它已年代久远。见街门半掩着,我们就信步走进去,主房及东厢、西厢都是同一时期的建筑,院子地面铺有青砖宽敞大气,主房起脊两端飞檐。我高声问“谁在家里啊”,屋里有人回,“谁呀,来吧!”能听出是老太,但底气十足。推开纱门,双面锅台锅灶,完全是传统的农家布置,平整干净的土炕上,一位老太太盘腿静坐,纳闷地望着我们。听完自我介绍后,老太太竟毫无芥蒂,与我们拉开了话匣子。令我们难以置信的是,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的她已经九十高龄!老人告诉我们,她叫杨淑英,娘家是邻近的北王村的,这房子是当年土改时集体分给他家的,因为小儿子当时在部队,分得了主房东半的两间半。家人对她都特别好,从专门制作的供老人上下炕方便的台阶式炕凳、到地上摆放的多把椅子凳子就能看出,家人经常陪护。老人现在除了腰腿不直长时间站立行走,身体并无大毛病,所以一直坚持自己做饭,不给儿女添麻烦。当问及前院厢房的墙石怎么跟水泥块相似时,老人笑着说,那是自己入住后盖的,村子周围没有山,石料严重短缺,只能到就近的圈刘家石坑采购酥石将就着,这种石头硬度不行,比起北院的马眼石就差一大截儿了。我们真心佩服老人家的听力、反应能力、记忆力和语言表态能力,祝福她健康长寿。
从寨里村出来,我们一路向西,去北沟镇北王绪村,寻找一位石友,多年前我在一处石坑寻找模树石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模树石距今有1-4亿年的形成历史,是氧化铁、氧化锰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沿着岩石节理、裂缝及层理等空隙处渗透、扩散,历经长期沉淀固结后,在岩石表面形成松树形、柏棱形或树或草的密集群状图案,它不是化石,外地多有发现,山东省内相关专业书籍里并无明确记载。在北王绪村街头,拿着当年拍的石友照片几经打听,终于循着一棵古槐树找到他家。老人家叫曲凯,年过古稀,是北沟镇棋联理事会会长,不但对藏石有研究,还热衷盆景、根雕,擅长象棋、书画。他一下子就认出我来,十分欢迎,如数家珍挨样介绍他的宝贝。院子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模树石,一翻找没有当年遇见他采石时那几块精美图案的石头,老人家笑笑说,那些基本都送人啦,石友、花友、棋友、画友喜欢了,就送给人家,快乐就是要分享的嘛。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一株两米高下的石榴盆景,他说他研究树干的脉络,掌握了独门绝活,为了得到理想的盆景造型,愣是将一株三米多高的石榴树拦腰截去一米多长,然后取其两端进行嫁接,成活后长势喜人,周围村庄甚至龙口、招远的花友纷纷专程来访,无不称奇。他拖出一盆桃树,说这是目前培养了七年的盆景,还需要三年的打造才能成器,并滔滔不绝地讲起盆景造型的原则、要领和忌讳,现场演示,眉飞色舞,除了偶尔给一两位同好回复微信消息,几乎完全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返程时太阳已经西坠,但我们游兴未减。父母不由慨叹,还是现在的生活好啊,农村人不光吃穿不愁有保障,精神生活也是丰富多彩。过去如果说庄稼人成天摆弄这些石头盆景、写写画画啥的肯定会被人笑话,说他不务正业,现在倒成了一种时尚的追求,而且许多老年人也会使用智能手机,交流更便捷,沟通更顺畅,这在过去实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来源:胶东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