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张悦 马菲】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伴随着韩国社会分成支持韩美同盟的保守派和主张民族独立的进步派,近些年来,韩国人的对华认知不断变化。在中韩建交后第二年就来中国留学、并在复旦大学读取博士学位的韩国光云大学东北亚文化产业系教授金希教看来,韩国国内的安保保守主义者为响应美国推行的对华遏制战略,让“嫌中”情绪在国内有所增多。为此,他专门撰写《掌柜主义的诞生》一书,并于今年4月正式出版。正如该书副标题“谁都乱说的中国,谁都不说的中国”那样,韩国舆论认为金希教想要做的就是纠正那些对华偏见和误判。在前总统文在寅推荐该书后,有关中韩关系的话题也掀起一场辩论。近日,金希教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美国推行“新冷战”的危机时刻,这本书不仅是针对韩国安保保守主义的对华政策,而且还致力于帮助构建半岛与东亚地区的和平体制。
图片说明: 手捧《掌柜主义的诞生》一书的韩国光云大学教授金希教。
为呼应美国“新冷战”而扩散“嫌中”情绪
环球时报:《掌柜主义的诞生》正式出版以来,您都收到哪些反馈?
金希教: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韩中舆论的关注。经前总统文在寅6月初在社交媒体推荐后,该书更是登上韩国畅销书排行榜。在韩国,无论是保守阵营还是进步阵营的媒体上,都有批评该书的内容,但同时,也有媒体和学术界、出版界,特别是很多市民团体支持我。我觉得以出版这本书为契机,韩国社会将展开对于如何看待当前“嫌中”情绪以及如何看待韩中关系的讨论。能得到一直推动构建半岛和平体制的前总统文在寅的推荐,这对我个人来讲意义深远。已有几家中国的出版社对该书表示关注,我期待不久后它可以在中国与读者见面。
环球时报:您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金希教:我写这本书体现了应对当前危机的迫切性。有观点认为,当今世界重新回到充满战争和暴力的20世纪,如各地不断发生局部冲突。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是战后体制的危机。韩国学者们通常把东亚战后体制和(以美国为中心的)旧金山体制等同起来。韩国右派强调旧金山体制所具有的自由主义秩序的进步性,左派则强调国家尚未完成的领土统一,这是两者的差异。但战后体制不仅只是旧金山体制,比如,我认为以基辛格秘密访华、美中对话和建交为基础构建的“基辛格体系”也起到缓解作用。但是,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的“重返亚太”和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封锁中国政策正在从根本上动摇战后体制并引发相关危机。韩国的安保保守主义者为呼应美国的“新冷战”战略,极力扩散各种“嫌中”言论。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正确掌握战后体制危机的根源并加以应对,所以执笔写了这本书。
《掌柜主义的诞生》
环球时报:您书名中特意用“掌柜主义”这个词,是为提醒韩国读者不要对中国的认识流于概念化和过于偏激吗?
金希教:韩文“掌柜”一词有两个来源。一种说法是源于殖民地时期日本对中国人的蔑称。另一个说法是按照韩语词典上的解释,意为“经营中餐馆的主人”,后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韩国人曾对这些中国人既羡慕又排斥。虽然韩文“掌柜”一词是带有贬低意思的称呼,但没有厌恶之意。韩中建交初期,“掌柜”一词几乎消失,即使用也不会有贬义。但卢武铉政府主张在美中等国之间搞“均衡”外交后,“掌柜”一词又迅速被用作包含“厌恶”之意的敌对概念。我认为,这种现象是想要回归旧金山体制的韩国安保保守主义者有意挑起的意识形态对立。我借用“掌柜主义”一词来对抗国内的安保保守主义。
环球时报:韩国“嫌中”情绪日益明显的原因是什么?
金希教: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韩国民族主义者自然而然地感觉受到威胁。比如,一些市场主义者担心,从前并不是韩国竞争对手的中国,现在除了半导体之外在所有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进而还会夺走一直被韩国掌握的市场。正如我刚才所说,韩国反华情绪迅速扩散的最重要原因是安保保守主义阵营在呼应美国为遏制中国而采取的“新冷战”。韩国的安保保守主义阵营将中方的“东北工程”(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问题升级为关于历史的“论战”,试图通过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激化两国矛盾,并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对华负面情绪。
韩国进步阵营的暧昧态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段时间以来,进步阵营专注于国内的民主主义问题,对主权问题、国家间平等问题、全球体制问题的关心较少。他们会说,“美国固然是个问题,中国也是个问题”。因此,在韩国讨论中国的主导权完全落入保守阵营手中。
此外,政治阵营对决也会对韩国媒体产生影响。韩国的两党制已形成,支持特定政党的人只想听他们想听的话,这种倾向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说,如果某个政党已默认“中国存在问题”,那么其支持者不会想听到“中国不存在问题”的话。一些韩国媒体追随美国,主张美国是对的,认为“美国一定会赢,应该站在美国一边,应该抛弃中国”。
“嫌中”绝不是韩国的好选择
环球时报:这样的对华认知偏差会对韩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和中韩关系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金希教:对韩国的国家利益来说,“嫌中”绝不是好的选择,它只会对部分既得利益势力有利。如从事需要敌对阵营体制的韩国国防产业的资本家或军部势力、喜欢军事主义方式的部分检察机关或安保势力、总是需要“根本性邪恶势力”的极右基督教徒以及需要煽情报道的媒体。
我认为“嫌中”情绪长期化的可能性并不大。韩国的安保保守主义势力已比以前弱了很多。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韩中贸易规模的不断增长,韩国的经济保守主义者开始与安保保守主义者分化。经济保守主义者也很有可能和美国的金融业界一样,更明确地喜欢多元化的体制而不是敌对性的冷战体制。因朝美会谈告吹而陷入无力感的进步阵营,也将积极思考如何与中国合作。进步阵营希望构建安全优先的和平体制,并且同中国一样都关心可持续发展。
环球时报:从构建和平体系的观点出发,韩国政府在对中韩关系进行重新阐述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
金希教:韩国进步阵营应尽快制定超越战后体制危机时代的进步对策,但目前他们的选择仍不明确。韩国经济保守主义的态度也不明朗,仍停留在“安美经中”(即安保依靠美国、经济依靠中国)的态度上。虽然安保保守主义主张“安美经世”(即安保依靠美国、经济依靠世界),但对于经济依靠中国既不肯定也不否认。如果现政府实质上采取排除中国的政策,这些人也不得不发出自己的声音。总之,短期内最重要的钥匙掌握在美国手中——如果美国认识到重新回到20世纪是不可能的,并在东亚地区支持多边主义,局部冲突或经济牺牲就会减少。
环球时报:美国正不断拉拢盟友组建“反华”小圈子,韩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会听命于美国吗?
金希教:我认为从特朗普政府开始正式实施、拜登政府延续的遏制中国政策不太可能成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果美国最终与中国“脱钩”,最强烈的反对者就来自美国国内,如金融业界和消费者团体的反对;第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不能再让只占全球经济份额1/4的国家按照其意图引领世界,金砖国家、东盟国家、非洲国家以及最近左派政府崛起的拉美国家的发言权已变得足以打击美国的霸权;第三,美国同盟国之间存在利害关系冲突,如澳大利亚与美国、英国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后,法国非常反对并与美国疏远。同样,如果美国为了结成韩美日军事同盟而采取进一步行动的话,韩国国民将进行史无前例的反美运动。韩国曾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至今仍没有向韩国进行彻底反省和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韩国国民不会同意与日本建立军事同盟。
应净化民间的厌恶情绪
环球时报:您曾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您对中国的国家治理、民生改善有什么深刻感受?
金希教:1993年我来中国留学时,因为基本上没能完全脱离亲美主义、反共主义、经济至上主义的影响,我对中国的认识与其他韩国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中国生活没多长时间,我的想法便有了转变,我注意到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有追赶美国的迹象。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与印度的经济水平不相上下,但现在中国经济已增长到无法比拟的程度。过去十年,中国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解决了中国人的绝对贫困问题。当然,对团结全国人民的效率性和方向性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现行的国家体制。
环球时报:前些年,中国雾霾现象严重时,有韩国媒体做了不太客观的报道。经过治理,中国的空气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您怎么看这个变化?
金希教:在利用雾霾问题谴责某个国家之前,应该以全球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中国之所以大量排放微尘是因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主要负责制造业,美国则将制造业外包。我们不能从“每个家庭平均拥有两辆汽车的”美国观点出发看待污染问题,只有承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才能解决问题。我在新书中建议韩国读者不要以妖魔化的视角看中国,而是要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待雾霾等问题。中国的空气质量已大为改观,我非常支持中国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议程。
环球时报:您在书中还写了“中国梦”。您怎么看“中国梦”的意义?
金希教:我注意到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积极的对外举措产生警戒,但我反对将“中国梦”与扩张主义相提并论。我认为中国的历史不是扩张主义,而是脱离殖民主义的历史。中国道路是中国想要的,中国集结力量也是为加强自身发展,而不是用于外部扩张。因此,中国领导人积极提出的“共同富裕”也备受关注。我认为,中国通过“共同富裕”将积累的巨大财富用于实现提升中国国民的生活水平,这种尝试值得肯定。同时,中国还积极帮助其他贫困国家和地区。当部分西方国家囤积大量新冠疫苗时,中国正积极帮助那些没有疫苗的国家,这一行动意义深远。
环球时报:从学者的角度看,您认为未来几年中韩关系会有大的变化吗?
金希教:我预计短期内韩中之间会有一些摩擦,但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虽然美国正在推进韩美日同盟,但美国没有力量实现这么大的变化。韩国的安保保守主义阵营主张与中国“脱钩”,但未能提出任何对策。现在,韩国国民已经不再愚蠢到无条件忠诚于某个特定集团的利益。经济保守主义者也会认识到“新冷战”的回归对他们没有好处,对他们来说美国已不是替代中国的选项。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您对中韩两国加深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有什么建议?
金希教:建交以来,韩中关系的友好时期比冲突时期更长,两国间的共同之处比差异更多。我认为,对历史的解释交给历史学家们,国民间要避免冲突,知识分子要努力创造共同的未来。我希望中国媒体和网民不要对韩国安保保守主义阵营炮制的“辛奇(泡菜)工程”“韩服工程”等立即作出反应。安保保守主义阵营策划这些事情就是为构筑敌对阵营,中国网民的过激反应会正中他们的下怀。在韩国,理性依然存在。随着时间推移,我认为那些毫无根据的主张自然会在韩国内部被净化掉,中国也能自行净化对韩国人的厌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