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雷霆战将》一播出,本着极端负责任的态度,我去看了那么一两集,虽然各个演员表演十分卖力,声音铿锵有力,但确实难以掩盖整部剧的颓势。服装和道具过于现代化姑且不谈,八路军指挥部居然是一栋高档的洋房,比精锐的国民党军还阔气,可能也是怕被人拿来比较,所以在播出之前,从原名的《亮剑3之雷霆战将》,直接砍掉了亮剑两个字。
可能也是民众对于那段难忘历史的记忆,抗战剧近年来屡见不鲜,但糟糕的服化道具等问题,却始终为人所诟病,需要明白的是,随着我国文化教育的普及,如今人们的知识储备,可不是随便一个场景就能糊弄的,更何况是极度热衷于研究军事、历史的爱好者。他们能从枪械的型号上,就能看出来这部剧究竟用不用心。
而我们今天主要探讨一下,捷克式轻机枪的弹匣问题。
在抗战剧中,捷克式轻机枪其实是最常用到的一个道具,也是抗战年代我军最常用的轻武器之一,捷克式轻机枪其实只是俗称,正确的叫法应该是ZB26式轻机枪,是上世纪20年代捷克兵工厂设计制造,在最初设计之初,是有好几种设计样式的,并且早期的轻机枪也带有部分重机枪的特性,直到1923年定型测试以后,才形成了我们见到的捷克式轻机枪的主要样式。
中国也是在1925年的时候想尽办法从西方引进了捷克式轻机枪,当时西方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尚未解除,可以说搞到这批枪也是十分不容易,但试射以后效果非常不错,到1928年西方武器禁运解除以后,捷克式也大量进入中国,直至1939年以后,捷克兵工厂生产的轻机枪,大约有3万多挺进入中国。
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不仅向国外购买,还依靠逆向测绘实施仿制,仿制以后叫捷克七九轻机枪,但因为哥哥兵工厂技术参差不齐,因此生产的零部件不能通用,直到通过捷克获得了生产捷克式的全部图纸资料以后,才算是略微缓解了这个问题。土地革命时期,在苏区作战的红军就缴获了很多的捷克式,也形成了我军之中使用捷克式的传统,早期亮剑中,魏和尚就曾提到,光是听到捷克式轻机枪的声音,就能判断是敌是友。
捷克式的弹匣,实际上是标准的20发直弹匣,这一点大部分的抗战剧中基本上都没做到,只有老版亮剑之中的捷克式采用了直弹匣。
另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在捷克式诞生以后,英国引进之后,于1935年设计制造了布伦轻机枪,又叫做勃然机枪,该枪当时采用了和捷克式一样导气工作式原理,但和原版捷克式不同,用的是弯曲弹匣,抗战时期大量的援助中国,所以我们看到抗战时期弯曲弹匣的轻机枪,实际上可能是布伦轻机枪(和后来用AK弹匣的捷克式略有区别)。
也因为布伦轻机枪和捷克式的子弹不通用,因此抗战时期曾委托加拿大公司专门生产制造了一批使用7.92毫米口径的布伦轻机枪,又叫做勃然七九轻机枪,这款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后来也跟着志愿军走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
另外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早期我国军事工业基础薄弱,因此仍沿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的枪械,捷克式曾走上抗美援朝战场,但由于捷克式所使用的毛瑟子弹早已停产,所以我国当时特别改进了一批可以使用AK47M43子弹的捷克式,可以使用AK弹匣,这批枪械退下来以后,还曾被民兵使用过,后来成为影视剧之中的常客,但用在抗战时期,颇有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