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徐寅生还是李富荣,在谈及中美乒乓外交时都提到了“白莉娟(JanBerris)”。1972年,28岁的她作为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工作人员,全程接待了访美的中国乒乓球队。那次访问大大拉近两国民间距离,也为中美关系“破冰”乃至正式建交,奠定了民意基础。
在之后50年职业生涯中,白莉娟见证了美中关系史上精彩篇章,也亲历了不少起起伏伏。如今,一头白发的白莉娟(JanBerris)已是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会长。上月,通过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身在美国的白莉娟接受了越洋视频专访。
图为1972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到访纽约时,白莉娟(左二)及其父母与中方成员握手交谈。
“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问: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时,你在哪里?
白莉娟:
当时我在香港。我是在去和朋友吃晚饭的路上,看到了这条新闻。对此我持怀疑态度,因为香港的很多报刊并不报道严肃新闻,我以为这又是一条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
吃晚饭时,朋友们认为可能是真的。整个晚上,我们都在讨论这将是多么激动人心,会带来多大的变化。
问:
有没有意识到此访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白莉娟:
那时我没有意识到。1971年5月底6月初,我离开香港,结束两年的领馆助理文化领事工作。就在我准备去华盛顿进行培训前两天,突然接到电话,问我是否愿意从外交系统请一年假,去纽约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工作一段时间。这个委员会将与美国乒乓球协会一起,在1972年的某个时间接待来访的中国乒乓球队。
那是在1971年7月。对美中关系历史了解的人一定记得,正是在7月15日,尼克松总统宣布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问了北京。我在华盛顿外交系统的同事对我说:不去那(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工作就太傻了。
我本以为只是借调一年,没想到50年后我还在这里工作。
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也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问:
1972年,你全程陪同访美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
白莉娟:
那是次十分高调的交流活动。为了让更多美国人来参加活动,我们还有意降低票价。
无论是记者、球员,还是普通民众,见到中国代表团后,都会问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这次来访美国,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所有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说:“
印象最深的是美国人民向我们展现的热情、友谊和善意。
”
一开始我觉得他们并不是真的这么认为,只是有人教他们这么说,因为这听上去符合外交礼仪。但随着和他们一起走访美国各地,我发现这也是我会给出的答案。因为我对美国人民展现出来的热情、好客和慷慨,印象太深刻了。
1973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会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一排左六)的接见,白莉娟站在二排最右。
“那个哭的小姐”
问:
此访是不是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白莉娟:
过去我们被灌输的是:
来自“共产党中国”的人,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是一样的。
但现实中的中国人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喜好。乒乓代表团是这样,此后来的其他代表团也如此。
问:
1972年活动受到很多媒体的关注?
白莉娟:
那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中国大陆人)第一次正式踏上美国的土地。所以不仅受到美国媒体的关注,外国媒体也都非常关注。
美国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参与报道。中方也带来了一支很大的记者队伍,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还有两个纪录片团队。我们不得不派两个人专门负责媒体事务。我们甚至需要两架飞机,一架是给中美选手和随行人员的,还有一架是给记者的。
问:
还记得与中国代表团告别时的情景吗?
白莉娟:
我们在一起待了整整四个星期,最后要分离了,大家都很伤心。我情绪激动,忍不住哭了。
大约一年后的1973年6月,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人们见到我就会说:“哦,我认识你,你是那位哭的小姐!”所以,“那个哭的小姐”成了我的昵称。
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美时,白莉娟作为播报员和中方表演者一起在舞台上。
问:
之后你们和中国民间还有交流吗?
白莉娟:从此以后,我们参与了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几乎所有的各类交流活动。一开始是体育和艺术界的交流,后来逐渐扩展到了其他领域。比如,在乒乓球队后,我们马上接待沈阳杂技团的来访。
体育类团体的访问,最大的主题就是友谊,就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中国人率先开始这么说,到后来,就连一句中文都不会的安保人员,以及美国乒乓球选手,都学会了这句话。这种友谊的精神不仅表现在乒乓赛场、足球赛场、篮球赛场上,也深深植入两国人民的心中。
那些诋毁“接触政策”的人,对接触目的有错误认识
问:
有些人对当时华盛顿的“接触政策”提出质疑,你怎么看?
白莉娟:
我坚信接触是对的。无论我们(美中)是否持相同观点,都绝对应该保持互相接触,坐下来交流是最基本的。
近年来,有人认为过去50年来的接触是徒劳的,或者只是让中国获益,这种想法很荒唐。现在诋毁“接触政策”的人,对接触目的有着错误认识。我们的目的不该是把中国“改造”成西式国家。这些反对的人忽视了美中关系良性发展所带来的诸多成果,他们从来不谈还有什么其他选项。
如果我们不接触,结果很有可能比现在糟得多。
问:
“接触战略”带来了哪些好处?
白莉娟:
接触战略给美国人民带来诸多裨益。不敢想象,如果中美不接触、不建交,结果会是什么样,但至少一个很明确的事实是:过去50年来东亚地区没有再发生大冲突。
地区和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美建交和保持接触。避免战争和冲突也促使东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在美国,有些人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他们认为中国“偷”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是自动化造成了工作流失,而不是中国。而且,东亚地区的活力也给美国带来了大量新工作、好工作,还使美国享受到更便宜的物价。
问:
你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工作了50年。是什么让你一直坚守这个岗位?
白莉娟:
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所带来的与人接触的机会,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
我对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深厚的艺术底蕴、丰富的美食传统和多元的社会时政都充满崇敬,但我真正最在乎的,还是这么多年来我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中国人所建立的友谊。
因为工作关系,我得以有机会把许多美国人介绍到了中国,也把许多中国人介绍到了美国,我希望能帮助两国人民增强对彼此的认识和理解。
1973年,白莉娟(左一)陪同中国记者代表团和美国佐治亚州的农民进行交谈,担任翻译。
“我相信两国人民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问:
我们能从上世纪70年代的“外交艺术”中学到什么?
白莉娟: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两国政府都退到了幕后,让人民走在前面发挥作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展开大量交流活动,逐渐编织起了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这是很难撕裂的。从美国角度来说,允许个人、私企和社会机构与中方广泛开展接触合作,使得美中关系更具韧性。逻辑很简单也很重要:我们之间接触越多,合作领域越广,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与此利益相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双边关系取得成功。
问:
你认为人文交流在当下还能改善两国关系吗?
白莉娟:
我认为现在必须继续保持民间人文交流,我相信两国人民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众所周知,现在两国关系面临很严峻的挑战。
我认为必须更加努力,不能让反对双边关系的人占上风。
我们经常谈到友谊,说要交朋友,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为诤友,愿意告诉对方自己真正的想法,能够敢于说出事实真相,做到彼此开诚布公。否则的话,只会让我们创造的美好关系变得更糟。
1973年,白莉娟所在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代表团在北京的大街上和中国民众交谈。
问:
中美未来还能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
白莉娟:
我认为两个领域希望最大。一个是气候和环境领域。上届美国政府不一定关注气候变化,但拜登政府不一样。另一个是公共卫生医疗领域。我们必须一起合作,分享相关信息和知识,防止类似疫情一样的危机再次发生。
必须像成年人那样成熟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民间人士、专业人士在一起,不受政治观点的束缚,互相学习,分享知识,就能找到共同的利益。如果我们这么做,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好。
图片由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