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宏
前段时间,浙江不少地方气温连续突破40℃,站在烈日下,就像是置身于火炉,很多人都盼着来场酣畅淋漓的雨。
终于,浙江不少地方昨天来雨了,气温也下来了,今天不少地方又接着下了雨。
伴随着这两场雨,一个“神秘机构”现身了:人影办。
什么是“人影办”呢?
其实,这是个简称,它的全称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光“人工影响天气”这6个字,听起来是不是就觉得挺神奇的?
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机构,平时它“隐藏”得挺深,轻易不见出来。每次它“现身”,往往会带来甘霖,缓解一方旱情。
先从它的“现身方式”聊起。
前段时间,因为浙江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杭州、绍兴、衢州、丽水等多地陆续发布通告或公告,说为了缓解旱情、增加水库蓄水和减低火险,准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随着这些公告或通告,人影办也随之“现身”。
像杭州市富阳区的公告里,就是这么说的:经富阳区政府同意,该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于7月16日起,适时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之后就是一些详细内容,像作业时间是2022年7月16日至8月16日,作业地点、作业范围、作业使用设备。
之后再来一句:意外情况请与富阳区人影办联系。
然后是相关的联系电话、联系地址。
之后,在“哗啦啦”的雨声中,当地发布又发了一条消息:说昨天17时19分至22分,富阳区人影办在胥口镇岩石岭水库作业点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发射两轮共十枚增雨弹,多地迎来降雨。
相关报道称,昨天11时,湖州长兴打响了今年浙江全省性大规模抗旱增雨作业第一炮;12时30分,安吉县气象局发射8枚火箭弹,随后丽水遂昌、杭州淳安、宁波宁海等地陆续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3地共发射了22轮114枚火箭弹。
效果也明显得很,像长兴,中午12时气温为36.2℃,仅2个小时,就被午后雷阵雨拉低近10℃,至当日14时气温就仅有26.3℃。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等雨下了之后,按照常规,这个机构又会“深藏功与名”,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直到下一次再需要时出现。
那么,这个“人影办”到底是什么机构呢?
这得从它的全称说起: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之前已阅君聊过,领导小组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属于议事协调机构,是党政系统中常规治理方式之外的补充,并在特定时期,拥有跨部门的协调权力,它性质上虽然属于非常设机构,但在治理的实践中,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及影响。
据已阅君的了解,浙江各地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通常由当地政府副职,像副县长、副市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则通常设在当地气象局。
那么这个机构怎么运作呢?
已阅君和一位基层人影办的工作人员聊了聊。他说自己就是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平时从事的是气象局的日常工作,但如果上级有任务布置下来,他们就会出动,进行人影工作。他还介绍说,要从事人影工作,并不容易,必须经过上级组织的培训、考核,每年还要参加训练。
聊到这里,对人影办这个机构,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但光聊这个机构还不够,还得聊它背后的故事。
对不少人来说,人工影响天气好像就是一辆皮卡,开到某个地点,然后对空发射火箭弹,“一支穿云箭,千滴万点来相见”过一阵子,雨就下来了,似乎很简单。
其实这并不简单。
最早时,人工影响天气,是要用飞机的:1958年8月8日,为应对吉林省严重干旱,我国在首次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浙江则要到1961年,当年7月24日、25日两天,共飞了五架次飞机,在杭州、嘉兴、萧山、绍兴、富阳等地降了大量雨水,仅杭州附近,一次人工降雨就降了45毫米的雨量。
当时用的办法,也和现在不同,一般用尿素、盐粉、干冰之类作催化剂。
利用火箭弹,进行人工增雨,时间要晚得多。1993年,高效碘化银焰剂研制成功,“催化”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加速发展。浙江省火箭作业人工增雨,开始于2003年,最先在宁波。当年7月19日,宁波进行了火箭增雨试验性作业,到现在,浙江大部分县都有火箭增雨弹。
对此很多人习以为常,其实这还挺了不起的。早在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大会上,当时国家气象局就说,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翻云覆雨不是梦!这就是科技进步改变生活的力量。
【来源:浙江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