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
在兰州,有一项“全国第一”已经维系了多年,这就是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总时长。从2019年至今,这把榜首交椅从未旁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一起去看看!
截至2月18日18时,兰州市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共计派出志愿者11004人次,服务旅客730000余人次,提供志愿服务总时长73185.54个小时,位居全国春运志愿服务时数地市级排行榜第一位。
作为一个西部城市,这一耀眼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在团兰州市委副书记、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森看来,兰州市志愿服务氛围好,这背后既有常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的传统作为基础,又有今年开展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而使得成效显著。
谈到志愿服务基础
张森表示,从2014年筹备成立兰州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总站(现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至今,该协会已有注册志愿者644297名。而今年,也是团兰州市委开展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的第八个年头,经验丰富、体系完备。
谈到新思路、新举措
张森则提到了在整体安排上早策划、早准备,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将每一步工作都想在前头,做到前头,在疫情形势下,做好应急预案和工作备案。
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马晓菲表示,“组织化运作是此次春运志愿服务能有序开展的保障,我们按照一站一组长的选择进行志愿者配比管理,实行站长负责制,志愿服务组长协调制,专业化开展春运暖冬志愿服务管理工作。”
据悉,兰州市2022年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正式启幕于1月17日,而早在2021年10月初,团兰州市委就已开始为之谋划。
今年1月5日,团兰州市委开始在《兰州日报》等地方媒体发布志愿者招募公告,面向高校、社会开布“动员令”。
马晓菲说,所有工作都是按部就班一步步进行的。
疫情形势下,严控人员安全最为关键!
1月12日,面对疫情形势,团兰州市委、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兰州市雁宁路青年之家召开2022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来自全市志愿服务骨干队伍负责人、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共43人参加此次培训。
疫情之下的春运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也存在着很多的潜在风险,为不打无准备之仗,培训期间,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马晓菲、培训部部长王媛针对春运“暖冬行动”活动中“大型活动现场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详细举例说明并对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从基本概念、服务岗位及要求、志愿者招募、志愿者权力与义务等四个方面对志愿者自身安全、志愿者行为规范、志愿站点分布等具体问题做出明确要求。
在马晓菲看来,这次培训旨在让志愿者在“暖冬行动”活动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承诺微笑服务、倡导城市文明,特别是两年来疫情形势持续紧张,常态化疫情防控让各个交通站点增加不少工作量。
张森说,团兰州市委用志愿服务填补疫情防控一线,确保返乡旅客遇到紧急问题能及时处理,让广大返乡群众在春运路上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疫情当下,严控人员安全最为关键。为此,团兰州市委联合甘肃安联生物检验实验室,向报名参与此次“暖冬行动”的数千名志愿者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及时出具纸质报告,双向保障志愿者和服务旅客的安全。
截至2月18日,共完成3070人次核酸采样与检测。
立足“就地过年”,既服务旅客返乡,又服务市民出行!
今年,随着“就地过年”的倡议越来越深入人心,与往年不同,今年兰州的春运“暖冬行动”在服务好返乡旅客的同时,扩展服务范围,把服务“就地过年”市民的出行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团兰州市委与兰州轨道交通合作,共在兰州客运中心和兰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的东岗、兰州大学、东方红广场、西关、西站十字、西站北广场等设置7个主服务岗点,为过往市民和旅客提供便民利民、医疗救护、秩序维护、购票引导、疫情防控等多元化志愿服务。
1月17日,兰州“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正式启动,来自全市29家公益团队和志愿服务组织报名参与。仅活动首日,就有超过340名志愿者投入志愿服务,奔波在各岗点一线。
在志愿者中,既有年逾七旬的银发志愿者,又有00后青年主力军。他们身着红马甲,成为熙熙攘攘返乡人群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兰州客运中心,04年出生的志愿者王飞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样,飞奔在客运中心每个需要他提供帮助的地方,虽然都是些问路、指路之类的琐事,但是王飞的热情丝毫不减。
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王飞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并不算短。从15岁时,他就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看到团兰州市委招募“暖冬行动”志愿者那一刻,王飞第一时间报了名。
“我希望能帮到旅客平安回家,过个好年。”王飞觉得,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不是等着别人来寻求帮助,而是自己去发现需要帮助的人,然后去给予帮助。
一次,一位背着编织袋、手拉行李箱的旅客在客运中心来回踌躇时引起了王飞的注意。上前询问后,王飞了解到这位旅客准备回家过年,但是不太会操作手机,而且不清楚从哪里才能买到返回银川的火车票。
了解清楚原委后,王飞立刻扛起编织袋领着旅客步行至火车站购票窗口,帮其询问、查看相关车次。但不巧的是,当天前往银川的车票全部售罄。
在王飞看来,没有帮到旅客即时买到回家的票,内心感到一丝失落,“大叔在路上一直说要给我买瓶水喝,还说小伙子辛苦了,这让我心里特别暖和。”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传递着温暖,也收获着温暖!
在兰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的东方红广场站,00后志愿者徐嘉欣已是连续第二年参加“暖冬行动”志愿服务。
与去年相比,今年,徐嘉欣已经熟悉并适应了志愿服务的忙碌节奏和内容。
徐嘉欣是在团兰州市委公众号上看到的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没有多想,徐嘉欣就报了名。“我觉得自己作为兰州人,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朴实的言语反而令她自己感到害羞。
有过一次志愿服务的历练,今年徐嘉欣经验多了,能够很快在来往的人群中判断出谁需要帮助。每当看到有老人、妇女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时,徐嘉欣都主动上前搭把手,将他们送出站。
每天十个小时左右的服务强度,也会使徐嘉欣感到疲惫,但每当听到帮助过的旅客发自肺腑传来一声“谢谢”,徐嘉欣都顿时感到开心并全身充满力量,这一切都值得。
一次,徐嘉欣遇见一位推着轮椅上的老伴儿出行的老人,因为携带的东西比较多,老人在刷卡进地铁站时十分费力。
发现老人后,徐嘉欣连忙上前拎起物品,一直将两位老人送上地铁。面对老人连声的感谢和夸赞,徐嘉欣深深觉得志愿服务的价值所在,再苦再累也值得。
在今年的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中,这样的志愿者和场景、故事虽然普通却温暖。在每天、每处服务站点,这些小事每时每刻在发生、上演,但是却实实在在温暖着过往的旅客、行人,也温暖着每一位志愿者本人。
派出志愿者11004人次,服务旅客730000余人次,提供志愿服务总时长73185.54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兰州春运“暖冬行动”的成绩就是这样一点点接力积累的。
甘肃安联防疫应急技术志愿服务队队长鲁子玮说,在上岗时间统计方式上,他们采取“线下纸质记录、线上打卡+服务点督导”的方式。
“来上岗先在志愿汇打卡,定范围精准打卡能高效便捷统计每个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志愿汇就是最好的后台统计。”鲁子玮说,在个人上岗时间操控上,各服务点设置1至2名督导员,在服务开展期间对志愿者上岗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每班次不得超过1.5小时,保障志愿者休息时间。
张森说,2017年、2018年,兰州市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时长位居全国第二,从2019年至今,已经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
张森表示:志愿服务基础好,志愿者积极性高,志愿者行业领域广泛、年龄跨度大等等,这些是兰州春运‘暖冬行动’的特点,也是这么多年来兰州青年志愿者积少成多、坚持奋斗的底色,越来越多的品牌工程被市民熟知、认可,我们服务过的特殊儿童家庭、困境青少年家庭、学校、企业、单位认可我们,又反过来参加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服务对象就是服务力量,这就是我们打造兰州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金字品牌的保障和支撑,也是宝贵经验。
— End —
此为本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李川
编辑|李川 统筹|陈凤莉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