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姥姥坏,还是奶奶好!”家长警惕“背后教育”,别让亲情变质

由 诸葛寒香 发布于 综合

虽然说,老人并没有义务去帮着小俩口带娃,但是现在的实情却是,很多家庭,都会将孩子交由老人来照顾。而且,在带娃的老人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姥姥军”。都说谁带谁亲,那么姥姥带娃,还会去和奶奶亲近么?

“姥姥坏,还是奶奶好!”家长警惕“背后教育”,别让亲情变质

开心果妈妈的大学同学小蕊,昨晚在群里和我们吐槽自家婆婆,这让我们很疑惑,因为孩子都是姥姥带的,为啥要吐槽孩子奶奶呢?

前几天,小蕊的婆婆来看孩子,带了很多水果、蔬菜、肉、零食等等,还给了孩子一个大红包,里面有5千块钱。孩子才4岁,姥姥便想将钱收起来,以防被孩子弄没了。谁知孩子奶奶说:“这钱我可是给我孙子的啊,你们别乱动。”

姥姥听着心里不舒服,但是也没说什么。晚上,孩子奶奶吃完晚饭走了,姥姥便又让孩子把钱拿出来,说给存起来。谁知小家伙忽然对姥姥说:“姥姥坏,要抢我钱,还是奶奶好,给我钱还给我买吃的!”

姥姥很伤心,但还是耐心地问孩子,孩子才坦白,奶奶下午对孩子说:“这是奶奶给你的钱,一定要藏好,别让姥姥抢走。姥姥都不给你钱,奶奶下次再给你带点钱和你喜欢的玩具!”

小蕊听到之后,非常地气愤。奶奶姥姥,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这种“背后教育”,实在是让人寒心,也让原本温暖的亲情变了质。而这样的现象,其实在很多家庭都有。

家长警惕“背后教育”,别让亲情变质

1、背后心理不一样,从而“溺爱”孩子

孩子都由姥姥带,奶奶一方的背后心理肯定是不一样的。从情感上来讲,奶奶对孩子的照顾少了很多。从传统的角度来说,本该奶奶帮带娃,但是自己却没有做到。所以,奶奶的心理,会觉得“亏欠”孩子。

而表达自己亏欠的最佳方式,便是“弥补”。对于奶奶这个角色来说,弥补最好的方式便是各种买买买,满足孩子一切的愿望。虽说,这个弥补方式会让孩子内心对奶奶更亲近,但是这样的“背后教育”,是一种溺爱,对孩子无益。

2、背后目的不一样,从而“无视”甚至“指责”对方的付出

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其实都知道,带孩子时极其不容易的。所以,真想把孩子带得乖巧、礼貌、干净、懂事、聪明等等,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只是,作为旁观者,却会用“完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

有些家长只将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很容易“忽视”老人的付出。并且,有时候哪里不满意,还会去“指责”带孩子的老人,这里不够好,那里不够完美等等。

这样的“背后教育”,会让孩子也逐渐忽视别人的付出,开始变得爱指责。并且,老人的辛劳付出也被否定,亲情自然容易变质。

3、背后危机不一样,从而“争夺”孩子的喜欢

无论是孩子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最不愿见到的,就是孩子和自己不亲近,或者不愿意和自己亲近。一般来说,谁带谁亲,所以不带孩子的一方老人,便容易产生“危机”,害怕孩子和自己不再亲近。

对于“理性”的老人,会去选择陪伴孩子等方式,来赢得孩子的喜欢。但是,依旧有部分老人,会用“诋毁”的方式,去“争夺”孩子的喜欢。比如,姥姥不好,都不给你钱等等。

这样的“背后教育”,会让孩子和家人之间的亲情变质,也会让孩子的“三观”变质。